第二百三十五章:公煮为粮(2/6)
一定要来相迎,我为众人所推,特来寻访明公。”“明公昔日任职大名兵备道,驱除流寇,尽荡盗匪,护我三府百姓安宁,造福地方,我等如何敢将其相忘?”卢象升神色微微动容,原本有若寒冰的心也出现了一丝悸动。“天下汹汹已有十年,流寇在天下祸乱,北虏猖狂,明公一生之计为天下先。”“明公领军一路驰援,沿县城池却不肯接济分毫,这些事情,早已经传遍三府之地,我等皆有耳闻。”“奸臣在朝,妒害忠良,明公因为孤忠受到嫉恨,三军捧出关之檄,将士却怀西归之心。”杨齐没有坐下,仍然是跪在地上,神色哀伤,声泪俱下。朝中的事情,他们并非是没有耳闻,各地驰援的兵马所受的待遇,他们也是知晓。“明公军队就这样驻扎在荒郊野外,露宿风餐,却连一顿饱饭都难以吃上,沿路所见军士皆是面有菜色,唇无血色。”“建奴凶恶,人数众多,明公麾下将士却连饱食都难,又如何能够上阵杀敌?!”杨齐的话语一字一句全都犹如利刃一般扎在卢象升的心中。卢象升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眼神也逐渐变得冷冽了起来,但是到最后,万般的情绪,积蓄的千言都只是化作了一声叹息消散在了帐中。“国家危难,安能置身事外?”“百姓受苦,安能坐视不理?”卢象升知道杨齐话语里潜藏的意思,杨齐想要和其他的军队一样避开建奴的主力。他知道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但是他做不到,他的回答只有两句话。他没有办法说服杨嗣昌,也没有办法认同杨嗣昌。他不是杨嗣昌,也永远成为不了杨嗣昌,更不想成为杨嗣昌。他没有办法眼睁睁看着这一切发生,将其当作是成功路上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对于卢象升的回答,杨齐没有感到丝毫的意外,他早已经预料卢象升会拒绝他的提议。杨齐俯身拜倒在地,诚恳的请求道。“若无明公,我等三府早已为流寇所害,怎么会有这么多年太平安定的时日。”“如今建奴南下大肆掳掠,已经侵入三府,我等虽然愤恨不已,然有心杀贼,却是苦于无人统领。”“建奴有大军数万,明公如今却是势单力薄,孤立无助。”“草民,恳请明公移军广平,召集义师。三府子弟闻听明公到来,必然蜂拥而来,裹粮想从,也能为明公增添助力,不至于独面建奴。”帐外,狂风呼啸。帐内,烛火摇曳。卢象升的身形随着摇曳的烛火不断的变幻着,脸上的神色因为阴影而使得人难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