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风起明末> 第三百一十四章:党争(3/4)

第三百一十四章:党争(3/4)

眼眸之中再不见往日的神采。当初在真定城外,他向着孙传庭保举陈望之时,说的那句“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既是说的陈望,但又何尝不是想要劝说孙传庭收敛锋芒。帐外寒风呼啸,阵阵的风吼声卷动了曹文诏的思绪,带着曹文诏又回到了府城的城中。……孙传庭面色苍白,唇白无色,靠坐在床榻之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急则生变……其实我都明白……”孙传庭的双眸深沉如井,他的声音很微弱,他的神情疲惫不堪,完全不见往昔的风华。“但是国势积弱,人情久玩,关外流寇再起,荼毒万里之地,关外建奴虎视眈眈,欲食血肉。”“流寇猖獗,外患愈烈,已至危急存亡之秋。”孙传庭转过头,他眼眸之中的神采正在慢慢的消散,最终全都黯淡了下来,他的眼眸之中满是愁伤之情。在战后,真正的开始接管保定总督以来,统管各镇事务开始。孙传庭才慢慢的接触到了真正的核心。朝廷已经是烂到了根基,太多太多的地方需要变更,太多太多的地方离谱之至。无论是他想要去做什么,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刑乱国用重典,重病猛药去疴。”正是因为清楚,所以在经过了深思熟虑之后,孙传庭还是决定冒险。孙传庭用了密奏的权力,而后大刀阔斧的开始各种各样的改革。反击如同预计一般到来,所有反击所有的谩骂和弹劾,都没有能够击垮他。但是最终他确实是倒在了病榻之上。“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初诊只是小小的伤风,孙传庭并没有放在心上。但是这一次疾病来势汹汹,越发的沉重……孙传庭被锦衣卫带走的时候,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句诗。“九边此日仍多垒,四海何时可息肩。”……孙传庭下狱的影响,还远没有结束。从南国传来的一封奏疏在数日之后,再度打破了紫禁城的宁静。这封奏疏自然是杨嗣昌派人飞马传递而来,讲述南国战况的奏疏。张献忠的逃脱,让崇祯大为震怒。杨嗣昌弹劾邵捷春的奏疏,被崇祯直接转下给了司礼监,而后交由内阁令其论述邵捷春之过失。对于作为作为六省总理,负责清剿流寇的杨嗣昌,崇祯并没有丝毫的责怪。杨嗣昌能够取得崇祯的信任,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其能言善辩,条理分明。上陈的奏疏,还有各种各样的消息,都是经过了杨嗣昌的润色。然后又运作在朝中的势力,给予多方的情报佐证。针对邵捷春和方孔炤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