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六 大汉第三帝国是要走出去的(3/5)
会议,然后再开始一天的正常工作。刘备表示自己需要了解到各部门大致要做的事情和大致的进展,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必须由自己拿主意的事情要做,所以非常忙碌,基本上眼一睁一闭,一天就过去了。大汉第三帝国虽然不是打烂了天下才建立起来的国度,但是刘备需要做的事情一点也不少,全新的政治制度虽然已经建立起来了,但是随之而来的很多事情都需要处理。各方面的磨合,中央和地方的磨合,运转了将近两百年的政治逻辑忽然发生改变,对中央和地方来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就是刘备武力强盛,地方上还有强悍的驻军,以强悍的驻军和优秀的战绩作为底气,这才能推动这一次大规模的政治改革。改革完成了,日常运行从生疏到习惯也需要时间,在这期间,刘备的身上的担子虽然没有之前那么重,但是他还是需要给整个朝廷兜底。内阁加班就成了常事,作为皇帝亲自加班也是常事。准确的说,这一阶段整个汉帝国都处在一个较为动荡的磨合期,中枢朝廷的动荡与磨合到地方会被放大,距离雒阳越远,动荡程度就越大,若非强悍的军队坐镇,这种动荡恐怕会引发更直接的后果。不过有了军队,这种情况将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住,武力到底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力量,有了最强大的武力的震慑,很多原本不能被接受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起来。最初的无奈之后,便是相对痛苦的接受。事已至此,还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人家都做了皇帝了,你不接受,还能反抗不成?再者说了,刘备治理天下的本事,那确实是有点东西。别的不说那政务大会就给了一些偏远地区的官员一些莫名的希望。之前刘备曾以大将军的身份宣布说政务大会可以给大家半年多的时间收集数据,然后召开,现在虽然除了这档子事情,但是刘备没有忘记政务大会的事情。在给天下的宣言中,依然要求天下官员继续收集数据,虽然时间因为不可抗力而稍微有些迟了,但是这并不重要。他把政务大会的召开定在了明年的三月初一,也就是贞观元年的三月初一。之前推动的政策,他并不会终止,从大将军过渡到皇帝是一件相对平稳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刘备执政的策略不会发生改变,政务大会和官员淘汰制度还是要继续。建安五年的最后两个月,刘备一边推动新制度下的人员磨合,一边给朝廷兜底,带领内阁疯狂加班,维系着朝廷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