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玄德> 八百三十九 第一场灭国之战(2/5)

八百三十九 第一场灭国之战(2/5)

,铁器刘备没让卖,因此少了一些进项,但是具体来说,赚得还是挺多的。这门生意原先是属于刘备个人管控的,后面等刘备到了中央,就把这个生意交给了少府。再然后甄俨调任户部尚书之后,刘备就把这个对外贸易的事情交给了户部管理,赚取的钱财除了食盐和蜀锦之外,其他的都归入国库,算是泾渭分明。也因为和汉帝国始终有商贸往来,所以鄯善国和蒲类国对汉帝国的状况比较了解。他们知道汉帝国在凉州出了一个天降猛男,在凉州把鲜卑人、羌人都给干的服服帖帖的,很能打,所以他们对刘备都有些畏惧,哪怕听说汉帝国国势不稳,也没敢造次。后面刘备去了雒阳,没再返回凉州,蒲类国和鄯善国得知的相关消息就有点滞后了,一直到刘备登基称帝一年以后,贞观二年的时候,这两国领导层才先后得知汉帝国换了皇帝的消息,得知刘备做了皇帝。然后这两国就知道了汉帝国一定会重返西域的消息,遂准备遣使去敦煌郡打听一下消息,要是消息可靠的话,就赶快去雒阳抱大腿,争取第一批次抱上刘备的大腿,成为刘备最早的狗腿子换个不错的第一印象,也方便日后开展工作。但是没等他们派遣官方使者,汉帝国的官方使者就来了。董卓被刘备派来出差,搞清楚状况之后,准备第一步先把蒲类国和鄯善国的“主权”收回来,让他们协助自己完成任务,于是就往这两国派遣使者,让他们各自派人来敦煌郡拜见他董大鸿胪,他有要事要和这两国商量。尽管在刘备面前,董卓已经是服服帖帖不敢造次了,但是身为汉人的身份还是让他在面对西域诸国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出现了高人一等的心态,哪怕对方是王,而他是个臣子,但是他依然认为自己可以号令这两国的王,让他们主动派人前来拜见,以示对汉帝国的臣服。认真说起来,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汉帝国的官员在西域本来就该是太上皇的身份,董卓曾做过戍己校尉,多少了解一些西域的事情,而蒲类国和鄯善国也正好了解一点刘备这个新皇帝充沛的武德,所以面对董卓的号召,有所感悟的两国不敢怠慢。贞观二年年底,蒲类国王特使和鄯善国王特使分别派人抵达敦煌郡,拜见董卓,并且在第一时间表达了对汉帝国的臣服。对于两国国王如此识时务的态度,董卓很满意,然后就向特使传达了自己此来的目的。大汉要重返西域了。刘备作为大汉帝国的皇帝,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