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145张经被拿(2/3)

145张经被拿(2/3)

,还要经过主考副主考两关,取中还好,不取中那就是浪费名额了。为什么要选文章好的,不就是为了增加取中的几率吗?至于为什么要多推荐机会大的卷子,那是因为自己就是这个考生的房师了,谢师礼可不会少。为了增加自己取中的试卷,弄一大堆垃圾卷子过去,怕是没两下主考大人就会干脆不看自己推荐的卷子了。八股文章不怎么样,但是考官也没有因此就把卷子丢在一边,而是连翻几页,跳过第二场的考题试卷,直接翻看最后的策论。整个动作如行云流水,都重复过无数遍了。“太祖高皇帝混一寰宇.博海之外莫不臣仆.惟日本未至乃遣使臣谕之......”有点意思,和之前看到的许多卷子不同,大多数考生的卷子,开篇就是痛斥倭寇残暴不仁,然后就是发天兵以正纲纪。不知不觉,考官把魏广德平倭策看了一遍,然后闭眼沉思。倭寇、倭国,狼子野心,胆子也不小。周边国家都臣服,偏偏这小小的倭国还敢于挑战大明天威。倭国的国王真是该死。虽然魏广德知道日本是所谓的天皇,可是这会儿大明朝朝野上下大多都不知道,他也不会点出来,有意义吗?人家问,你怎么知道的?太难解释了,所以魏广德只用自己从书籍和邸报上看到的东西凑合着写了这边文章。至于后面,选将练兵其实都是老生常谈,以往发生战争都是这么说的。只是对于提出在倭乱地区征收剿倭税,保证剿倭官兵军饷和赏银及时下发这条,让考官有点拿不到。卫所兵制腐败,不堪战,他们其实都心里门清的很,但是知道不代表要说出来。这篇文章里,很好的地方就在于,只提出让卫所兵防守城池,以新募营兵进行剿倭。营兵,这是个费钱的东西,他们可不像卫所兵那么好打整。军饷要是不及时发放,随时都能给你撂挑子。不过对于打仗,营兵确实要比卫所兵好用的多。这篇文章的东西,其实让考官有点拿不准的就是那个收税的建议,牵扯太大。不过,这也算是言之有物吧,比那些夸夸其谈的文章好很多,在之前看到的那些策论里,都是调集各地重兵围剿的话,大多数都没有提到打仗花银子的事儿,就好像朝廷银子多的用不完似的。再次睁开眼,考官把魏广德的卷子放到一旁,准备待会送到主考大人那里,请大人们定夺好了。八股文一般,策论有点出彩。在考官们挑灯翻看考生们试卷的时候,魏广德和一大帮子同窗已经上了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