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隆万盛世> 1237踪迹(2/5)

1237踪迹(2/5)

过了阿瓦城,地势起伏就小了,是丘陵和平原为主,极易快速进兵。到时候,我们带兵一路南下,直接把缅甸中部拿下,到时候报功,你我兄弟也能做大官了。”“对呀,之前审问的时候,听说那俞大猷在占领东吁城以后并没有向北进兵,而是在扫掉缅甸沿海地带。这不是把大功劳让给我们了。”在李如柏眼里,只有消灭更多的敌人和占领更多的城市,才是最大的功劳。因为地利的缘故,他们肯定抢不过俞大猷占领缅甸王都的功劳。是他们李家父子却消灭了缅军主力,他们如果再把缅王拿下,把缅甸中北部占领,平定缅甸的大功肯定就落到他们父子头上了。“不知道小三那边什么情况,汉龙关有没有投降。”李如松这时候忽然想到大明境内最后一个被缅军占领的城池,也就是汉龙关。那里的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所以看不到攻克此地的希望,李如松才果断放弃继续攻打,而是围起来。“希望他们和施甸明军联络上,两军合力围死汉龙关,到最后他们不投降也不行。”汉龙关里有缅军数万人,这只是李如松的猜测,估计不到十万人了。但实际上,汉龙关缅军因为和明军交战不多,虽然攻打施甸城损失不小,可兵马还是足有十一万人。不过此时的缅军看似强大,可人越多,对物资的消耗也越大,反而成为累赘。明军只要围城一个月,几乎就可以判定这支缅军的败亡了。他们携带的物资有限,哪里能够满足十余万人的消耗,即便大幅压缩士兵的口粮,也是完全不能坚持多长时间的。所以,看着有十一万大军之巨,但是溃散其实也不过是早晚问题。实际上,就是这些天,汉龙关的城门一直紧闭之后,他们甚至不敢派出士兵在附近巡逻。因为前两天出城巡逻的士兵,能够回到城里的不过十之二三,大多选择向明军投降。因为在他们看来,投降了,虽然可能也吃不饱,但至少不会有被杀的风险。而继续留在城里,随时可能遭遇明军的进攻,那可就有丧命的可能。活下去,才是他们的希望,选择投降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他们也达到了目的,明军并没有杀他们,虽然依旧只给他们提供少量的食物,只能把命吊着,和在城里并没有太大差别。但至少,他们不需要担心再因为战争丧命。当然,明军的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这些降兵每天都要在明军的看守下,每天不定时被押到汉龙关下,向城里缅军喊话。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