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普通人的生活】(2/7)
种客户都是单一客户定制的,如秃顶的假发,发套须与边沿的真发有机地结在一起,色泽要一样,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奇效。这种客户除了本港的艺人、秃顶者、头发稀疏者,还有慕名而来的海外人士。价格可以达到上千,甚至近万港币。”
林志超闻言,结合自己的记忆——60年代才是嬉皮士真正流行的年代,60年代末才逐渐消退。就好比‘时装’一样,一旦普及,就不能再叫做‘时装’了。
如此一来,假发产业还有近十年的黄金期。
“嗯,我觉得假发还有黄金期,可能就是来源于披头士风会在六十年代真正风靡欧美。这样,你根据情况,和一些优质代工工厂,签署长期供应合同,稳定我们的供应链。待将来形势不对,我们再签回单月供应合同。”
如此一来,他们不费吹灰之力便掌握了生产渠道。
“好的”
随后,林志超又关照陈霞道:“陈经理,香港人经商的风格是——大钱不放,小钱不丢。刚刚陈总经理说的那个单一客户需求,你可得让技术水平成为香港最好的工厂之一,那样才能做高端订制。”
陈霞从一个女工,发展到如今的生产经理,这中间的有两个原因:第一,长江工业集团擅长培养人,也喜欢培养潜力管理层;第二,陈霞虽然文化近小学水平,但性格利落、要强,肯钻研。
这样一来,陈霞这些年没有掉队!
“老板放心,我们一定做世界上最好质量和技术的假发,不会输给法国佬。”陈霞不服输的说道。
在这一点上,陈霞已经有‘女强人’的影子。她加入长江假发厂以来,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薪资只有几十港币的女工,如今一跃成为年薪3~4万的香港中产阶级。
随后,林志超花了一会时间,参观生产车间,并和大家聊天。
他说是已经将假发、塑胶花这两个产业,完全交给集团和分公司的管理层;但实际上,林志超的经商风格是非常遵守——大钱不放,小钱不丢。
更何况,如今不管是假发也好、塑胶花也好,都做到了头部,盈利是非常丰厚的。
就拿假发来说,假设十年时间每年都能保证500万港币盈利,那就是足足5000万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