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电子产业的预想】(求月票!)(4/7)
份,日本索尼联合香港的胡孝清,在一个住宅单位里设立了两条生产线,采用日本引进的晶体管收音机套件进行组装,这更像是家庭作坊。该工厂组装了tr-510和tr-623,一个月可以安装4000台,然后发往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其他英联邦国家。
原来,索尼在英国等市场遇到了阻力,政府征收高关税以保护当地电子行业免受廉价日本进口产品的影响。因为当时香港还是英联邦的一部分,森田昭夫认为在香港组装收音机可以解决他的问题,因此将‘香宾公司’作为在香港组装索尼收音机的分包商,这是索尼在海外的第一个生产工厂。
殊不知,索尼是在‘玩火自焚’,小看了香港的工业水平。
一旦将收音机带到香港进行组装,那么香港的工厂主很快就可以自行组装收音机,然后去美国抢占索尼的市场。重要的是,由于劳动力和管理成本低,香港制造能比日本制造更有竞争力。
从此,香港的电子产业一发不可收拾,从1960年雇工200人,到1970年雇工43万人,再到1980年雇工95万人;从生产收音机、晶体管、电子表、风扇,再到印刷线路板、电视机、电话机等;香港电子产品出口,最高纪录是香港产品出口的25金额。
若不是香港的工薪和房价涨得太快,香港的电子产业绝不会停止发展。
后世深州的华强北,说是起源于香港,绝对没有问题。正因为八十年代,香港电子产业朝内地转移,才有了华强北。
“从日本进口晶体管,然后自行组装收音机,最后出口至美国!”
“虽然这个产业赚不了几个钱,但却是自己进入电子产业的契机。”
“不过也不急,明年再说!”
林志超一边吃着烧鹅饭,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不可能冒冒失失的投资电子产业,需要一步步推进,所以从组装电子产品开始,是个最好的选择。
晚上六点半,林志超才回到深水湾别墅,正好唐仲源夫妇来家做客。
一见面,林志超笑着说道:“岳父,最近晒黑了,莫非是非洲晒的?”
翁婿感情好,开个玩笑无伤大雅。
唐仲源笑着回应道:“香港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