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吊民伐罪(3/7)
。
他始终不相信,如此重大,决定中原归属的战争,方清居然会不管不顾!
渤海国的利益,真就那么大么?
就算他人在登州,这么多天过去,也该回来了。登州水路到汴州,远没有想象那么远,最多两日便可抵达,甚至更短。
“父亲,如今大局已定,就算方清想动手,也晚了。
索性就只能放弃,作壁上观。
他就算不甘心又能如何呢,已经没有机会了!他还能折腾出个什么花来?
关中还有军队没动呢,我们又不是孤军!”
李惟诚解释道。
李宝臣想了想,发现确实如此。如今的局面,就有点像是太宗收拾了王世充,占据了洛阳,正是要席卷天下。
区区汴州伪朝廷,也不过是大一点的肥羊罢了。
“方清有好几次可以入局,控鹤军打败安守忠是第一次,我们与控鹤军决战是第二次,我们得胜后刚刚入主洛阳,立足未稳是第三次。
结果都没有动静。”
李宝臣思来想去,完全看不到对方有什么机会。
现在动手么?方清动手试试看!
此刻动手就是拼人命,这种战斗又有什么意思?
“父亲且安心,经此一战,关中豪强归心,父亲在朝中的分量更重了。”
李惟诚劝说道。
李宝臣点点头,此战的政治利益不在于占有了多少财物,杀了多少人。
一是“光复”洛阳,象征意义极大。
洛阳在关中天龙人心中,地位就是“副都城”,是长安的外延。
这个概念可不是关中天龙人提出来的,早在西周时期,便有此一说。
二是歼灭了控鹤军,由此占据了所谓“大义”。
控鹤军在关中杀天龙人,他们就是乱军。而收拾了乱军的,便是“王师”。自此以后,李宝臣便甩掉了叛军起家的黑历史包袱。
此战李宝臣得到的政治利益极大!
“可能是为父有天命在身吧。这些年来,某一直感觉,人算不如天算,天意不可违。
如李怀光、方清之流,都是逆天而行,天意不在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