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习俗(2/6)
褂一抖,双手抱拳举过右肩,唱道。
“太阳出东落西方,亡人一去不回乡,劳驾团邻和亲友,熬灯受夜来相邦,敢问来敬那家丧。”
老爹一脸严肃踏上前一步,双手抱拳举过左肩,回唱。
“鸟语花香吉祥地,灵前跪献三把香。眀日入土把身安,百善理应孝为先,草沟李国庆,携妻李张云花、子李红兵敬送李山兰氏西行。”
“善!”知客大喊一声,收回拳头向后一站,再唱,“感谢李家情义广,今有三人来吊丧,深恩孝家永难忘,孝子贤孙出迎跪!”
唱音未落。
德发带着婆娘和孩子,披着孝服走出来,跪在老爹面前,邦邦邦三个响头。
知客又唱道,“礼应灵前有四拜,还留一拜等烧香。”
老爹带着李红兵作为长辈,只需上前抱拳拱手,微微弯腰还礼即可。
“礼毕,迎客!孝子贤孙退!”
知客带着德发家三人退到路边,弯腰鞠躬。
李红兵赶忙举起手,队伍后面的吹拉班子再次吹打起来,队伍缓缓向前走。
此时灵棚早已有村民等候,见队伍出现那一刻,一个个合不拢嘴。
想不到红兵叔带的吊孝的队伍这么大,惊讶归惊讶,村民赶上走上前,接过花圈,迎接吊孝人和吹拉班子进灵棚。
发烟的发烟,送水的送水。
巷子口那一幕是对长辈吊孝的礼仪,迎完后就没那么繁琐了。
老爹带着老妈、李红兵走进灵堂,由于二老是山兰婶长辈,所以就不用跪下,蹲下烧纸就行,依次李红兵是平辈,单膝跪地烧纸,最后瞎子是晚辈,要双膝跪地。
烧完纸后,老爹退出灵堂,路过灵堂门口跪着的德财父子三人,目光中露出愤怒。
在过来路上,李红兵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交代,老爹没有生气,反而非常赞赏儿子的决定。
要搁在早年间,这种白眼狼早被打死,丢粪坑里。
接下来就轻松多了。
带来的吹拉班子会留在德发家里连吹三天,直到下葬才算结束。
出了灵堂后,老爹上帛金。
这上帛金也是有规矩的,只能是单数,不能是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