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苟在明末当宗室> 第七百二十六章 御前侍卫(3/4)

第七百二十六章 御前侍卫(3/4)

,拥有正六品的武职。

    这些人必须担任至少两至三年的普通侍卫,在宫中轮值,然后才有可能按照其表现外派任职,或入军中担任正式军官,或在地方独当一面。

    大明本就有武科,但大明的武科开开停停多次,在万历年间武科停了好久,之后又进行恢复。等到天启年武科也是断断续续,崇祯皇帝登基后武科索性直接停了,直等到崇祯皇帝感觉到自己被文官集团忽悠了,天下有失控的局面,为了抓军权崇祯皇帝不顾反对再开武举,从这点来说他倒是难得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大明武科出来的人才不少,比如威震辽东的毛文龙就是武举人,现在在辽东的吴三桂也中过武科,此外还有不少军中将军都是武科出身。但相比文科,大明的武科通常只是走一个程序,并不严格,大多数军将子弟或者世袭的卫所官员子弟很容易获得一个武科的资历。

    虽然是这样,武科的意义依旧还是有的,不仅能提拔出一些优秀军官,更能通过武科增强皇权在军中的威望。这其实就和后世军校没什么区别,就如同常校长搞了一个军校,身为校长的他军校中所毕业的学生都是他的弟子,依靠这些人从而掌控军权,稳固地位。

    武科是朝廷所开,最终无论是中举还是成为武进士,都是天子门生。但这还远远不够,名义上的天子门生哪里能让朱慎锥满足?他打算借御前侍卫的机会把这些人全部归于御前侍卫管辖,放到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来亲自调教。

    以朱慎锥的能力,和他新军的操练和严格的军纪,两三年下来这些人自然就成了朱慎锥的人,以后无论是留在身边或者放出去领军都有大用。而且能够考武科的年轻人基本都是将门子弟和卫所世袭子弟,他们身后还有一个庞大的群体,拉拢了他们就等于拉拢了他们背后的群体,这何乐不为呢?

    至于最后部分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勋贵集团了,勋贵集团其实原本也是武将集团,祖上立功受爵从而成为了与国同休的勋贵群体。此外还有历代的外戚集团也在其中,这些人合起来就是现在的勋贵集团。

    拉拢这些人,是眼下朱慎锥正在做的事,他现在建立御前侍卫机构,打算把部分勋贵子弟也拉进来当侍卫。这样做不仅能给勋贵集团一个安抚,更能让他们彻底打消顾虑,从而站到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