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开山怪(5/6)
这么高的吗?原版的《如果国宝会说话》里面,只有国宝展现出来的部分,没有国学的内容啊!什么?课题是自己提的?那就自作自受呗。陈凡抿了抿嘴,毅然点头,“好嘞。”众所周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这几种古文体裁的典范,都是历史上相对比较强盛的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个就是文化兴盛的体现。再算上“经史子集”、历代名家著作,所谓“文以载道”,便构成了国学研究的主体。而文化是怎么来的呢?当然是从历史中来。于是历史、也成了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宝反映的是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风貌,国学同样可以。以国宝印证国学、以国学反衬国宝,便能再现历史。许多国学宗师,总是同时精通历史,就是这个原因。现在陈凡只不过是将泛泛而论的历史,具体到某一件国宝之上。这个不能说是开宗立派,却也是在国学研究的殿堂里,另外开了一扇窗,给广大学者指明了一条新的思路。即便如此,也能在国学史上留墨。回头再拍成电视纪录片,每位专家讲解时,都要说一句这个研究方法是陈凡提出来的,说不定也能像陈寅恪、钱穆、南怀瑾那样出圈,名传天下。也难怪徐祖瑞会如此重视。除了课题提出人这个身份,更希望他能拿出第一篇研究论文,这个“创始人”,才能名正言顺。陈凡自然也明白了老师的心思,不管难度有多高,便一口答应下来。至于说难度?陈凡表示,国学不是问题,历史难度也不大。重点是,自打从卢四爷那里学到古董知识、开启了鉴宝技能之后,他就没怎么升过级,如今还是可怜的LV1。看来这一个短板,也需要补上了啊。不用他开口,徐祖瑞便亲笔写了一封推荐信,递给他说道,“你拿着这个,去省城博物馆找他们的张馆长,关于文物的知识,可以向他请教。”陈凡双手接过信,点了点头,“好嘞。”随后便被老师赶走。徐祖瑞则打了个电话,随后收起陈凡写的稿纸,急匆匆地离开。……陈凡走出教学楼,看了看时间,下午三点多,正是不上不下的时候。吃晚饭还太早,吃午饭?谁这个时候还没吃午饭?他晃了晃脑袋,将老师写的信收好,开着车去了隔壁不远处的管理系。在江大校园里,见过陈凡的人不少,何况哪怕不是认识人,也听过他有一辆改装过的嘎斯69汽车。作为省作协的副处级主任,倒是从来没人质疑过他的汽车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