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1982从香江开始> 第177章 变色油墨(1/7)

第177章 变色油墨(1/7)

    翟远捧在手里的这张光盘,尺码大概在12英寸。即便在将来普及以后,它的主要作用也并非家用,而是流行于日韩、港澳台等地区的卡拉OK等场所。也有少数富哥会拿来收藏,因为激光盘的清晰度较高,而且不会因为接触式读取出现影像变差的问题,受到一部分发烧友的钟爱。但这肯定不是翟远想要的光盘。“光盘尺寸缩小,就意味着存储模拟视频的容量变差,如果从12英寸缩小到6英寸,存储容量至少缩水80%,这也是CD只能应用在音乐唱片上的原因。”松本雄在与翟远沟通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逐渐清楚了他的诉求,专业的词汇一个个蹦出来。包括不限于什么音频层、画幅层、多通道、比特率、扇区轨道、稀土材料……等等。“老板,不是我不给你翻译,他说的太专业,有的东西我自己都听不懂。”关伟明满脸苦色。“没关系,不怪你。”翟远表示理解,然后很认真的问他:“我现在能让他们退钱回东洋吗?”翟远是真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太过于想当然,似乎挖几个技术员就能手搓一台光刻机出来。谁能想到一张巴掌大的光盘,里面还有这么多高科技?按松本雄的说法,如果新光盘想达到翟远想要的那种程度,就凭他们这点设备和人力,几乎不可能做到。“从头开始慢慢聊吧,让美智子过来一趟,翻译沟通起来也方便。”翟远用力搓了把脸,锤破退堂鼓,还是不打算放弃光盘这片红海。几个人出去简单吃了个饭,等西协美智子赶到工厂,翟远把三个东洋仔召集到一起,共同商讨新光盘制作的可行性。虽然自己不是技术人员,但可以从光盘的基础部分开始了解,尽可能提出改进完善的建议。这一了解就是近十个小时。翟远和三个东洋仔,在两名翻译的交流沟通下,大概清楚了目前这种激光光盘的运作方式。先这样再这样最后这样……好吧,其实只是一知半解,人家大厂那么多人才,几年十几年的研发,怎么可能轻易弄清楚。但也并非毫无收获。从这次商讨的过程里,翟远这个血外行还真提出来一条实用建议。三个字,做减法。他打个噙着眼泪的哈欠,拿起自己刚才记录的一份稿纸,说:“首先我不需要那么多音轨和声道。音轨最多只要三条,英文、中文和日文完全足够。声道只保留一个立体声,左右单声道都不要。”目前一张激光光盘99条音轨,翟远不理解但大为震撼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