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第6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1/5)

第67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1/5)

    在百姓们的议论声中,李宪的棺椁被抬进了位于兴道坊的宁王府。



    不得不说,在武氏政变之前,李隆基的确对李宪不错。



    兴道坊与皇城一街之隔,北临皇城,西依天街,可谓是长安城最黄金的地段之一,这里面的房子有市无价,寸土寸金,价值比李林甫所在的平康坊还要昂贵。



    宁王府位于兴道坊中最好的位置,占了坊市四分之一的面积,规模宏大,仅次于昔日的太平公主府邸,是李隆基特地赏赐给这个兄长的。



    当然,李宪当年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李隆基,也配得上这份赏赐。



    如今,这座显赫的府邸门前贴着挽联,上百名乐匠捧着喇叭唢呐等各种乐器,演奏着悲凉的哀乐。



    宁王府大堂设置了灵堂,李宪的遗躯被摆放在中央接受满朝文武、王公贵族的吊唁。



    按照唐朝的规矩,人死之后要让宾客吊唁十日,方能入土下葬。



    朝廷的官员祭奠完了之后,除了主持仪式的礼部官员留下之外,其他人便各自返回衙门忙碌去了。



    为李宪守灵的除了他的九个儿子之外,李亨、李琰等侄子也需要守灵,直到十天之后才能下葬。



    李琚发了狠,自始至终都没有踏进宁王府一步,好像他与李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一般。



    不仅如此,李琚还派人把守刑部尚书萧隐之召到了自己的衙门,请他帮忙把汉中郡王李珣给抓起来。



    “若是萧尚书肯帮忙,本王定然设法将你的守字去掉,让你变成名副其实的刑部主官。”



    萧隐之对于自己一直挂着“守”字心怀早就不满,申王李祎挂职吏部尚书,前宰相李适之担任户部尚书自己就不攀比了……



    甚至年轻的李泌出任兵部尚书自己也不攀比,凭啥东方睿、韦坚都去掉了“守”字,转正为正式尚书,自己到现在还是个代理尚书?



    这不公平!



    在武氏政变之前,自己的官职是正四品的中书侍郎,东方睿是正四品的灵州刺史,而韦坚甚至只是正五品的长安令,现在他们的地位居然在自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