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一、来客(1/3)
第二天上午,
韦恩正寻思着待会等大家都吃完午餐以后,就带着恢复情况还算良好的探员们继续前往码头区,然后两拨人便接连找到了工坊里。
第一拨访客是真的完全出乎了韦恩的意料,他们分别是罗素先生的管家、布鲁克工厂的一位技术人员、工坊所在种植园的管事,以及两个市政厅官员家里的仆人等等,
他们扎堆过来的原因很简单——最近这段时间,他们所代表的人都想定期购买一些午餐肉,甚至还打算多买一些用于送人。
虽然韦恩是很高兴看到午餐肉的消费市场逐步扩大的,
但稍微一问,才知道他们想要购买午餐肉的理由,居然跟产品的价格、质量和味道完全无关。
他们的想法大概是这样的:大教堂最近指派了护卫队里的资深人员和侦探社一块在码头区那边排查瘟疫,而侦探社最近又一直派人在向码头区那边重点推销午餐肉,并且相比正常的肉类食品,价格还便宜到似乎肯定会亏本,甚至还半卖半送,
于是经过联想,就有人认为,食用这些午餐肉可能会对预防瘟疫有好处,侦探社之所以会这么做,其中或许就有教会的暗中授意在,既是为了降低影响、避免恐慌,同时也是为了控制瘟疫爆发的规模,就类似教会有时候会看似无缘无故地免费派发圣水那样。
不然正常人怎么可能会平白无故地去做无利可图的事情。
什么鬼啊。
把牲畜从堪克斯州运到福吉尼亚的运输线都还没打通呢,现在工坊里的肉类基本都是在本地市场购买的,要是肉类的需求量一下子激增得过大,那原材料的价格很可能就会上涨,餐馆那边的供应也会受到影响,
本来午餐肉就薄利多销了,要是成本控制得不好,岂不是真得亏本赚吆喝?而且他们过一段时间以后很可能就不会再买了,那到时候多出来的产量要供给谁?总不能全都拿去送人吧。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肉价涨就涨了,所有人都涨,那就相当于没有涨,
但这年头的保鲜技术还不发达,市场的销售逻辑并不是这样的——由于屠宰过后的日常鲜肉供应量大致稳定,因此本地的屠宰场和肉铺,都会更优先地把肉类供给那些长期的稳定客户,谁要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