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727章 天子南巡 52 天应之象(1/4)

第727章 天子南巡 52 天应之象(1/4)

    南京。



    天子的队伍到了太祖高皇帝安息之地。



    孝陵红门前的铜鹤香炉腾起紫烟。



    在典礼官的唱和下,朱翊钧降辇步行。



    带着随驾百官,进入孝陵神道。



    神道两侧的石兽在雾中显形,狮子蹲踞如钟,獬豸昂首似剑,骆驼驮着重物,大象卷着莲花,每一尊都经过工部的匠人重新贴金,眼瞳中嵌着夜明珠,在晨雾中灼灼如活物……



    “陛下,棂星门到了。”太常寺卿捧着香盒跪在阶前。



    朱翊钧抬头,见门额上“棂星”二字为太祖手书,笔锋如刀,竟将石质门框刻出三分凹陷。



    “棂星者,天之田星也,祭天先祭棂星,乃尊天重农之意。”



    享殿内,二十四名乐生已执起柷敔。



    朱翊钧跨过门槛时,三十六盏羊角灯同时被点亮,将太祖神位照得通明。



    神位前的太牢整牛披着蜀锦,牛角上的红绸写着“太祖高皇帝”;



    全羊跪卧如叩首,羊首朝向神位;



    猪首昂起,口中含着新麦——



    这是洪武二十六年定下的“太牢三式”,缺一不可。



    “上香……”



    赞礼官的声音如青铜钟鸣。



    朱翊钧接过御香,三柱龙涎香在手中发烫,恍若握着太祖当年的佩剑。



    第一柱香插入鼎炉时,神道尽头的松林突然传来松涛,如千军万马奔腾……



    第二柱香青烟直上,竟在殿顶聚成云团,形状似太祖骑马西征……



    第三柱香落地时,朱翊钧再看,只觉得太祖画像上的眼睛更加炯炯有神。



    “奠帛——”



    玉帛展开的刹那,朱翊钧屏住呼吸。



    素白帛面上,用金粉绣着太祖御制皇陵碑全文,末尾“朕本淮右布衣”六字格外醒目。



    他双手捧帛,只觉沉甸甸的不是玉帛,而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开创大明三百年的江山重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