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第796章 南洋府(1/4)

第796章 南洋府(1/4)

    大明王朝接手南洋府后,一场关乎海外疆土治理的制度设计在此展开。



    实际上,在叶梦熊前来上任之前,制度都已经拟定的差不多了。



    朝廷以“因地制宜,恩威并施”为原则,迅速构建起一套融合中原官制与地方特色的政治军事体系。



    南洋府下设八县四州,每处州县的核心权力中枢均由大明秀才担纲。



    知州、知县为一州一县之首,总揽行政、司法、赋税等要务,皆由吏部选派的大明秀才担任,确保总督府以及中央政令畅通。



    县衙核心属官,县丞,佐理知县政务,分管粮马、户籍等具体事务,亦为大明秀才出身……



    主簿,掌管文书、簿籍,协助县丞处理庶务,同样由科举出身的文人担任……



    典史,负责监察狱囚、治安缉捕。



    教谕,主管推行汉话教学,儒学教化。



    当然,也设置土人官吏,在保留部分传统治理架构的基础上,朝廷对塔顺国下辖的区域进行了特殊安排,原本官员中威望较高、愿归顺大明的首领,可被任命为巡检、驿丞等职,负责本族内部的事务协调与驿站管理,但需接受州县主官的节制。



    这些官吏的任免需州县衙们上奏总督府核准,其治所内亦会派驻一名大明秀才担任“监吏”,既传达政令,也监督其施政是否符合大明律例。



    军事力量部署,这也是重中之重。



    朝廷调五千六百余名名精锐士卒驻守南洋府,按“上中下”三营编制,分别驻扎于府城及战略要地。



    士兵皆来自大明内地,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是维护区域稳定的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爪洼设立福建水师驻屯地,派驻六千余名水师官兵。



    他们不仅负责沿海防务,还承担着海上贸易护航、抵御倭寇及海盗的职责,使南洋府的海陆防御连为一体。



    除了这些正规军之外,还有本土的塔顺国协从军。



    选拔一万多名塔顺国青壮年组成协从军,成员多为南宋移民后裔,以汉人为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