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似曾相识的局面(1/4)
伦敦的雾从未如此粘稠。1883年冬的阴云裹挟着泰晤士河的潮气,沉沉压在白金汉宫的黑纱上。阿尔伯特亲王的棺椁入土不过三日,新加坡陷落的电报就撕碎了帝国最后的体面。而在唐宁街10号门外,泥浆飞溅的抗议标语牌在寒风中摇晃——“格莱斯顿滚出唐宁街!”嘶吼声穿透橡木门板,撞进战时内阁会议室,让本就低沉的气氛变得更加低沉,仿佛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格莱斯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内阁成员——这是他为了应付国内对马六甲惨败的质疑而重组后的战时内阁的成员——财政大臣威廉·哈考特、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陆军总司令剑桥公爵乔治亲王、第一海务大臣阿斯顿·库珀·基爵士、海军大臣休·恰尔德斯、印度事务大臣伦道夫.丘吉尔.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和焦虑。“先生们,”格莱斯顿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帝国正面临自拿破仑战争以来最严峻的挑战。”他缓缓展开一封电报,指尖在纸面上微微颤抖:“根据我们从各个方面所收集到的情报,他们将在三个月内退出《北大西洋条约》,并准备对红色法兰西发动全面战争。”“而俄罗斯帝国——”他顿了顿,目光扫向格兰维尔伯爵,“他们的外交大臣吉尔斯正在伊斯坦布尔,要求苏丹开放土耳其海峡,允许黑海舰队进入地中海,声称是为了‘支援我们在远东的战争’。”会议室里一片死寂。乔治亲王冷笑一声:“支援?俄国人什么时候这么热心了?”阿斯顿·库珀·基爵士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巨幅海图前,红铅笔重重戳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上:“一旦俄国人的舰队通过这里——”他的手指划过爱琴海,停在达达尼尔海峡出口,“他们只需要三艘装甲巡洋舰封锁出口,奥斯曼帝国的运粮船就会烂在马尔马拉海里。”“而失去海上补给的奥斯曼帝国,”他冷冷道,“撑不过三个月。”格莱斯顿的目光转向格兰维尔伯爵:“伯爵,你怎么看?”格兰维尔伯爵轻轻摩挲着银怀表链,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俄国人想要的从来不是支援我们,而是君士坦丁堡。”“他们想趁我们和太平天国交战之际,吞下整个奥斯曼帝国?”哈考特皱眉。“不,”格兰维尔摇头,“他们没那个胃口。沙皇想要的只是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至于剩下的部分,他们既没能力消化,也没胆量挑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