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7章 战略僵持(2/3)

第37章 战略僵持(2/3)

仍然是输输输。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率军攻击汉中,夏侯渊在定军山被刘备的老将黄忠阵斩,即使后来曹操率兵亲至,也无能为力改变定局。同样在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攻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被逼出了想要迁都的想法。第二年曹操就去世了,随后是曹丕登场。曹丕的对外战争情况如何呢?很遗憾,也是没有什么进展。三次伐吴,第一次主动撤退,第二、第三次仗都没打。曹丕和蜀汉战况如何呢?基本没打过仗,就这样把曹丕在位的七年混过去了。试问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且不说是皇帝,看到魏国这样烂的战绩,还能产生出什么信心来吗?恐怕只能祈祷对手也一样烂,大家陷入战略僵持,就这样一直苟下去吧。魏国的任何人都可以幻想,曹真可以幻想,司马懿也可以幻想。偏偏曹睿不行。不仅因为曹睿作为皇帝,国家军事成败关乎他的身家性命以及威望。更何况他清楚的知道,诸葛亮不会安于蜀中,一定会不断的北伐,还一次比一次打的要猛。孙权也会持续不断的北攻,孙权还企图通过一场大胜提高威望,自己当皇帝呢。这就很难办,根本没办法只享乐了。这就是现在曹睿最大的感受。如果认真总结一下,曹睿来到三国的两个多月内,他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天下十三州,曹魏占据九州,剩下益州、荆州、扬州、交州归蜀汉东吴。九矿打四矿,优势在我。苟着防御静待花开就好。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什么叫军事啊?还不是政治的对外展现!想要搞好政治,那就要建立士族和宗室的平衡,就要整治太学,就要收拢权力减少流程。第三个阶段,看山还是山。搞什么政治改革、搞什么阶层跃迁,这些东西当然很好。但事情要分轻重缓急,看到了没,孙权已经打过来了!最迟后年,诸葛亮也第一次北伐了!没有谁刚当上皇帝,就能立刻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能立刻搞清楚国家大事的轻重缓急。曹睿也是一样。他的脑子里,可没有一个系统‘叮’的一声,来为他规划最佳路线。调离曹休、陈群,平衡内外并收拢权力。整治太学、交好钟繇,避免人才培养被士族垄断。处理司马孚、陈矫,保证尚书台政令畅通,避免朝廷扯皮。两个月完成这些事情,看起来已经不错了。但实际上,距离曹睿可以躺平享乐,距离还远的很。曹睿听闻司马懿的话语,一时有点搞不清楚,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