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1章 配享太庙(3/4)

第11章 配享太庙(3/4)

、武帝嫡孙,又正值青春、威望高隆,实在不用提防太多。”曹睿没有表态:“朕知道了,还有第三策呢?”董昭顿了一顿,说道:“第三策,是为陛下收拢天下臣子之心。”“大魏立国不到十年,若使天下臣子皆心向魏室,则必须要有些归心之举。”“请陛下下旨,令太庙配祀大魏建国有功之臣。若如此,天下臣子为求身后万世之名,定当对陛下、对魏室尽心尽力!”曹睿听到此语有些意外:“配享太庙吗?此前没有这般制度?”董昭也有点搞不清楚皇帝的意思:“汉时并无如此制度,只有葬于皇陵之侧的旧例。”似乎为了怕皇帝误会,董昭解释道:“禀陛下,臣只是想起商朝伊尹之事,因此提议。并无过份拔高臣子的意思。”曹睿道:“朕知道董公是好意,配享太庙这一事、朕也完全能够理解。”“方才董公说的三策,三策朕都应了。”“如今赵俨在荆州、陈群在扬州,监军制已经事实存在。只需维持现状,不必再在朝堂上大肆宣称了。”董昭拱手:“陛下圣明。”这种更改都督制度的事情,悄悄来做就好了。若是借曹休之死、而大张旗鼓的推行起来,不仅远在陈仓的曹真会有想法,天下之人也会心有疑虑的。曹睿继续道:“至于董公说的第二策,朕这几年已经给近支宗亲解了束缚。”“如雍丘王这般有文采的,能在崇文观负责文学之事。可大多数人还是平庸之辈。”“若一定要用这些人,朕倒是觉得还是外戚用起来方便些。太皇太后的卞氏、文昭皇后的甄氏、还有朕后宫众女的家族,都可以用一用。”“外戚嘛,当用则用、不当用罢黜也没关系,左右都是朕一人之语。但是用宗室就没这么自如了。”董昭拱手:“是臣考虑的浅了。”曹睿道:“不过董公给朕提了个醒。从今年的第四期太学起,将各地册封宗室、年龄适合的,朕都要给他们扔到太学里去。”“若有真金,朕一定要用。倘若难堪大用,朕也不会勉强。”满宠接话道:“陛下圣明。太学第四期明日就要开学,是不是要快些下诏、通知各地?”曹睿点头:“满将军现在遣人将宗正给朕唤过来。朕亲与他说。”“遵旨。”满宠领旨后向外走去。虽说曹睿并非有意支开满宠,但客观上却达到了这一效果。曹睿开口问道:“配享太庙,董公以为谁有资格?该如何选拔?”董昭笑道:“臣今年七旬多了,眼看也没几年活头,如果陛下恩准,臣倒是想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