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面带微笑,接着说道:“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明法科。这一科目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唐律的熟悉程度。今年,我们还推出了专利法,这也必须纳入到考试的范畴之中。毕竟,作为一名官员,对于国家的律法必须要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治理地方。所以,我在此郑重声明,只有通过了明法科的考试,才有资格被下放至地方,担任一方主官。否则,连大唐的律法都不清楚,又怎么能谈得上治理一方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李世民稍作停顿,然后继续说道:“至于明书科,我认为下次科举时没有必要进行改变。这个科目主要是用来选拔在文字训诂方面有专长的人才,对于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李世民提到了明算科。他笑着说:“自从贞观数字出现之后,算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算术变得更加方便简洁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相信,明年的科举中,以考明算入士的人数肯定会大大增加啊,哈哈哈。不过呢,相应的题目难度也肯定会提高不少哦。”
在场的大臣们听到李世民的这番话,纷纷表示赞同,并再次称赞陛下圣明。
李世民缓缓地坐回龙椅,他的目光扫视着朝堂上的群臣,然后开口问道:“各位臣公,对于朕所提出的科举建议,你们是否还有其他的想法或者建议呢?”
朝堂之上,群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没有人说话。过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位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圣明,您所提出的科举改革实在是太好了,不仅能够选拔出真正有才华的人,还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紧接着,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表示赞同李世民的科举建议。他们认为这样的改革将会使大唐的人才辈出,国家也会因此更加繁荣昌盛。
李世民微笑着点了点头,对群臣的反应表示满意。然而,他的目光却落在了刘君邛身上,似乎想要听听这位来自后世的人对大唐科举的看法。
刘君邛感受到了李世民的目光,他立刻站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