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汉官> 第33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5K】(2/6)

第33章:前人栽树,后人乘凉【5K】(2/6)

所吗?”“更何况如今君侯已然平秽貊、破三韩、平高句丽,辽东再无外患。纵然中原再陷乱世,辽东亦可独善其身,此非天时地利人和乎?”“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还望蔡公三思呀!”不等蔡邕犹豫,魏哲便紧接着拿出了一招绝杀:“听闻蔡公欲修史?”“……不错,确有此念。”蔡邕闻言倒是毫不犹豫的点头承认。由于秦朝二世而亡,故汉朝更像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后世王朝的很多规矩,在当下其实都没有那么多讲究。比如后世历代王朝修史,大多都是后人为前朝修史。然而当下却没有这个习惯。汉明帝时期,由于班固私撰《汉书》,天子刘庄看后很欣赏他的才能,便除兰台令史,令班固、贾逵等人共同编撰本朝史。终明帝一朝,班固等人先后完成《世祖本纪》以及功臣列传、载记二十八篇,这便是《东观汉记》的开篇之作。虽然明帝后来驾崩,最早一批修史的文臣大儒也尽数去世,但《东观汉记》的编撰却没有停下,安帝继位后又令刘珍、李尤、刘騊駼等继续编撰纪、表、名臣、节士、儒林、外戚等传。此书始名《汉记》,但因为编撰地点搬迁至东观,故又名《东观汉记》。此后伏无忌、黄景等又承命撰诸王、王子、功臣、恩泽侯表和南单于、西羌传,以及地理志。桓帝在位时,又命边韶、崔寔、朱穆、曹寿撰孝穆、孝崇二皇传和顺烈皇后传,外戚传中增入安思皇后等皇后,儒林传增入崔篆诸人。崔寔又与延笃作百官表和汉顺帝朝功臣孙程、郭镇及郑众、蔡伦等传。至此《东观汉记》共撰成一百一十四卷,始具规模。思帝时,又命马日磾、蔡邕、杨彪、卢植、韩说等又补作纪、志、传数十篇,下限延伸到中平年间。由班固而始,自蔡邕而终,历经一百多年,《东观汉记》却依旧尚未完成。可以说本朝历代文臣大儒几乎都有在东观修史的经历。对于蔡邕来说,继续编撰《汉记》更是成为他的执念。然而在原历史中由于董卓火烧洛阳,历经战乱,导致《东观汉记》书稿多有散佚。甚至当同时代的杨彪在许都续补《汉记》之时,蔡邕等人的原稿已经无法补齐。若非如此,恐怕此书能为历代史书之最。即便如此《东观汉记》也极为世人看重,与《史记》《汉书》并称为“三史”。比如后来的《后汉书》《续汉书》无不取材东观,甚至有“后汉纪传,发源东观”的说法。后世历代王朝修史耗时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