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都市言情>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462章 权力缝隙中的反扑(2/3)

第462章 权力缝隙中的反扑(2/3)

。他们已完成财政、人社、交通、教育、科技、住建六大条线的对接,剩下的医保和应急系统数据还在同步整合。



    凌晨两点,赵斌喝了一口凉掉的咖啡,给李一凡发去信息:



    【书记,目前已有87个子系统接入机制平台开放监控。预计天亮前完成全网联通。】



    不到三分钟,李一凡回了一条短信:



    【让巡视组看到真正的“星城改革”不是在表态,而是在执行。】



    赵斌长长呼出一口气,望着窗外一片灯火,心中有些许激动——这种将数据权力彻底透明给“上级与人民”的事,在别的地方,是不会发生的。



    与此同时,市委大院另一侧,市委组织部长何国庆也在书房灯下奋笔疾书。



    他正在撰写一份《关于机制系统与组织系统同步适配建议草案》,计划在三天后的市委常委会上提交。这份草案,是李一凡交给他的“暗棋”:



    “巡视组关注的是机制系统本身是否合规,但更深一层——是组织系统能否接受这种权力迁移。”



    “如果我们主动提出干部评价与机制执行力挂钩,那就不是被审查,而是提出制度模型。”



    何国庆深知,这意味着未来干部考察不仅看政绩,更看“机制匹配值”——是否尊重流程、是否按制度运行、是否服从系统推荐。



    而这背后,是一场组织系统的底层重构。



    巡视组的第二次反馈会议在三日后举行。



    郝延林亲自主持,出席者除了巡视组成员外,还有市委主要负责人、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政务办负责人。



    会议伊始,郝延林并未直接点评机制系统,而是拿出一份数据表:



    “过去五年,星城市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长28%,人事调整满意率由65%提升至91%,重点项目审批周期从41天缩短至13天——请问在座诸位,是谁造成了这个变化?”



    会场安静片刻,李一凡平静回答:“不是谁,是流程,是系统。”



    郝延林点头:“这,就是我们此行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