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派系动摇,制度派开始反攻(2/4)
拖,看数据就知道。
赵建国在省委例会上听完汇报,轻轻吐出一句:
“我们,不是在搞官员考核,我们是在改造权力基础。”
“地方派系最怕的,是‘一刀切’。”
“但这一次,就是一刀切。”
与此同时,岳西组织系统出现震动。
省委督导组尚未离开,当地政法委副书记彭景涛,主动向省委巡视组提交了一份《关于本市制度执行隐性抵抗问题的个人情况说明》。
在这份材料里,他详细罗列了:
? 本市组织系统内部某副部长私下发言“制度就是风头”;
? 部分区县书记通过“会议形式”故意规避轮岗节点;
? 某区人社局局长将制度打分系统“线下评分”伪装为“群众意见汇总”。
报告没有冗词,甚至连自己也坦陈“曾有观望情绪,但在省委督导组到来后转变认知”。
这份报告被送到省委后,引发震动。
不是因为爆料有多震撼,而是因为有人开始“自保式揭发”。
这是官场变化最直观的标志之一:
派系不稳了。
赵建国收到这份报告后,当即做出批示:
“作为重点调研对象列入省委组织部跟踪观察名单,待后续研判后安排交流岗位。”
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
“谁先走出旧体系,谁有机会。”
这和李一凡当年在召阳“破格提拔机制适应者”的做法,如出一辙。
制度派,不再是“空降特种兵”。
而是逐步开始在地方上挖出自己的“同盟者”。
这是一场以制度为抓手的体系重构。
星城市,市委秘书长赵斌整理完制度推进通报材料后,特意拿了一份递到李一凡案头。
“书记,地方开始倒戈了。”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