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反守为攻:制度审计全面展开(3/3)
外宣办正式约稿《试点之后的再制度化》。
但最敏锐的观察家知道——这还不是结束。
8月8日深夜,省委办公厅书记信箱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附件内赫然是三份截图与一段对话记录,内容指向星城市某个产业投资项目操作流程中,凡星资本疑似“提前知晓评审结果”,且参与了部分“技术评分意见”的内部流转。
内容真假难辨,但极具攻击力。
次日一早,纪委副书记张国威将信件带到赵建国案头:“书记,有人想打翻盘牌了。”
赵建国看完材料后,沉吟不语,过了几分钟才问:“市纪委怎么看?”
张国威答道:“王平书记已经启动同步核查,但他认为这更像是二次投放,非初始线索,可能是政治操盘。”
“你怎么看?”赵建国问。
张国威道:“从组织技术角度来看,内容有‘刻意拼贴’的痕迹,不排除是政敌最后一搏。”
赵建国微微一笑:“告诉他们——我愿意相信制度胜于流言。”
而此时,李一凡正在召开星城市“制度自查日调度会”,他的态度依旧冷静而清晰:
“我们不怕他们用数据做文章,我们就把所有的文章变成制度。”
“他们以为我们怕查,其实他们才最怕透明。”
“只有我们站在阳光下,他们就永远只能躲在阴影里。”
“审到最后,我们不但要审出清白,还要审出一套能写进省委制度手册的标准化流程,给全省推一遍。”
话音落地,整个会议室沉默片刻,随即爆发出自上任以来最坚定的一次掌声。
这一战,还未结束。但胜负的天平,已在悄然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