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都市言情>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第608章 星火燎原:制度南扩的第一场试水(1/3)

第608章 星火燎原:制度南扩的第一场试水(1/3)

    岭南省江海市,南国重镇,华南门户。



    这里GDP总量突破两万亿,辖区内拥有多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产业园区,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支撑城市之一。然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开放、前沿的城市,却成了“潇湘样本”全国复制的第一块硬骨头。



    十月末,大夏上层办公厅改革局下发文件,确定潇湘制度平台作为第一批跨省复制试点机制,由星城市制度平台技术团队牵头,在江海市试运行三个月。



    消息一出,潇湘省委高度重视。



    赵建国亲自召开会议,提出四个字:“稳、快、准、透。”



    李一凡则沉稳回应:“这一步,不只是南扩,是一次全国性信任测试。”



    “试点若败,中央将重新评估制度的适配性与推广范围。”



    —



    2016年11月5日,星城市制度技术办派出12人小组入驻江海市政府数据中心,开始与江海市平台部门对接。



    刚开始一切进展顺利。



    然而,仅一周之后,技术组就发现,江海市政务系统的组织接口与数据标准,与潇湘完全不同。



    尤其在干部绩效追踪模块,江海市委组织部明确表示:



    “我们不会开放全量干部数据,这是政治风险。”



    “而且你们这套机制,把干部日常行为量化成图表,我们担心会引起组织内部不安。”



    —



    背后的阻力,不止出于技术。



    更是“谁来主导”的根本博弈。



    江海市市委书记何志邦出身传统系统,对潇湘的改革理念向来持保留态度。在市委常委内部会上,他一句话点破真相:



    “我们江海不是谁的附属试验田。”



    “要改革可以,但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而江海市市长林泉则是典型的务实派,在中央政策和市域治理之间反复斡旋。他在一次内部碰头会上私下对技术组副组长许之铭说道:



    “制度是好制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