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试点引发基层震荡(2/3)
成打擂台,这种风气一开,恐怕……”
会议气氛迅速从探讨变成隐隐的对抗情绪。
—
而在邵阳市财政局,一份《关于组织制度改革对本局人事安排可能影响的内部评估报告》被紧急上报市常委会。
报告措辞隐晦,却释放出明确信号:
“在当前预算执行周期内,组织架构变化可能造成财务人员岗位轮转频繁,不利于年底决算工作。”
—
一时间,三市部分中层干部在私下形成了微妙的共识——
改革虽好,但“稳妥”更重要。
—
李一凡并未被这些波澜所困。
此时的他,正坐在星城市市委书记办公室内,翻阅来自省委改革督导办每日反馈的《制度推进情况日报》。
秘书陈晓峰将一份加急件递上:“李书记,许部长来电,说赵书记建议您亲自走访三市,强化基层思想引导,尤其是岳阳那边,反响不小。”
李一凡放下文件,点头:“安排一下,后天下午出发,第一站岳阳。”
他心中清楚,这场“制度东风”的威力,终究要靠行动落地。
—
11月7日,岳阳市。
市政府礼堂人头攒动。会议名义是“组织制度改革干部动员会”,实则是一场政治信号传递会。
李一凡登台发言。
“我知道,在座各位有些疑虑,也有些担心。制度改革,不只是改流程,更是改思维。”
“很多人认为制度是冷冰冰的东西,是数字和表格。但我要告诉大家,它是公平的最大保障。”
“没有制度,靠的是人脉、背景、关系;有了制度,靠的是数据、能力和群众口碑。”
他语气一转,目光凌厉:
“有人担心自己干了十年,不如人家干了一年?这恰恰说明,你过去十年可能干得并不好。”
“当然,这种话过去没人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