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都市言情> 大唐:实习生穿越竟成临川公主!> 第384章 出发去长安(1/4)

第384章 出发去长安(1/4)

    永徽三年五月初十,济州城的暮鼓敲过三通。



    崔承宗跟着于之瀚穿过刺史府二门时,灯笼上的 "济" 字被风吹得左右摇晃,在青石板上投下破碎的光影。



    他摸了摸袖中的《北齐书》,书页间夹着的槐叶沙沙作响,那是祖父崔季舒在北齐武成帝时期的手札残片,虽已泛黄,"忠" 字的笔锋仍清晰可辨。



    "张公公在东跨院等着。" 于之瀚回头叮嘱,官靴踩过积水的砖缝,"圣人此次寻访先贤之后,是难得的恩遇,你......" 话未说完,忽闻院角竹林传来衣料摩擦声,两人同时止步。



    暗影中走出个身着皂衣的随侍,抬手示意:"张大人有请。"



    东跨院的烛火将窗纸映得透亮。



    崔承宗进门时,见一人正背手立在案前,月光透过竹帘在他腰间的鎏金笔囊上织出网状纹路 —— 那是宫中当值宦官的标志。听见脚步声,那人转身,竟是个面皮白净的中年男子,目光扫过崔承宗时,像刀锋在竹简上轻轻划过。



    "这便是崔季舒后人?" 张瑜的声音不带温度,指尖敲了敲案上的《济州户册》,"户册记你名为 ' 陈承宗 ',何时改回本名?"



    崔承宗单膝跪地,从袖中取出一块断裂的玉珏:"此乃祖父当年所赐,隋灭陈时为避祸更名 ' 陈承宗 ',至今已有三十载。" 玉珏断口处缠着红线,显然被人反复摩挲过,"今闻圣人寻访忠烈之后,故斗胆恢复本名,望公公明察。"



    张瑜接过玉珏对着烛光细看,内侧隐约可见 "尽忠" 二字刻痕。他记得《北齐书》中记载,崔季舒常以 "玉碎不改其白" 自勉,此刻见这残珏,心中忽然一动。案上的《济州风土记》恰好翻到 "崔氏旧宅" 条目,字迹被水渍晕开,显是新近查阅过。



    "你可知,为何圣人独独记挂崔季舒?" 张瑜忽然开口,从袖中抽出一卷黄绫,"去年冬至祭天,礼部尚书奏疏里写:' 北齐侍中崔季舒,三朝直臣,死节尤烈。' 圣人当时便问:' 其后人安在?'"



    崔承宗抬头,见张瑜身后的墙上挂着幅《凌烟阁功臣图》摹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