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筑京罗城郭(3/4)
心要筑这城。”
申时,老张头领了十日工钱。
五十文铜钱沉甸甸的,他攥着钱往西市走,见布庄的伙计正在卸冬布。
他拍着柜台:
“掌柜的买二尺粗布,给婆娘做件棉袄。”
伙计称布时,他看见墙上贴着工部的告示:
“和雇民夫,满三十日者,赐棉衣一套。”
酉时,武昭仪带着宫女来到通化门。
见民夫们正在给观望台铺瓦,她让侍女把带来的药膏分给众人:
“擦了防裂手。”
一个年轻民夫接过青瓷小瓶,见瓶底刻着 "尚药局制",慌忙跪下。
武媚娘扶起他,看见不远处的土坡上,几个孩子正用泥巴捏着城门模型,便问领头的小姑娘:
"知道为什么修这城吗?"
小姑娘指着天上的大雁:
“阿耶说,是为了不让突厥进来。”
旁边的男孩抢着说:
“不对!是为了看吐蕃的大帐篷!”
武媚娘想起八月里那顶七丈高的拂庐,突然觉得这层层叠叠的城墙,就像长安的铠甲,既护着城里的百姓,也望着远方的烟尘。
更深漏尽时,阎立德还在画图纸。
案头的油灯结着灯花,他看着图纸上九座观望台的标记,想起民夫们领工钱时的笑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突然传来叩门声,将作少匠捧着个食盒进来:
“尚书,这是圣人赏给你的热羹。”
阎立德掀开食盒,见里面是粟米羹配胡麻饼。
他想起白天瘸腿老汉说的
“这辈子没拿过这么多工钱”,突然觉得这冬夜的冷,似乎都被这四万一千人的夯歌声暖化了。
而那些高高筑起的城墙和观望台,不仅是用砖石木料砌成,更是用百姓的汗水和圣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