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六百三十五章 出身(3/4)

六百三十五章 出身(3/4)

。蔡延庆一边写一边郑重其事地对章越道:“昔欧阳公为制诰时,言文词书命,有足以助国威,宣王泽也。”“最要紧的便是能宣告陛下之意。”章越,章衡都是点头,同时观摩对方如何书写。蔡延庆熟练地书写完制诰后,便笑着道:“最近中书堂除官员急,每日少则二三拜令,多则十余个,一日都不得歇息。”“不过论到写制诰,王学士方是大手笔,我当初入值第一日便是向他请教,你们二人也可如此。”没错,宋朝官场上将制诰写得好的,被尊称为大手笔。而在知制诰中公认写的最好的就是王珪。当年王珪就因为制诰写得好,被仁宗皇帝信任,被尊称为大手笔,当了十几年翰林学士。章越准备过些日子便上门找王珪讨教如何草拟制诰。蔡延庆笑了道:“不过若不请名师指点,还是有些规矩可寻。比如制诰中海词,脑词之分。”听了蔡延庆解释,章越知道所谓海词用于低级官员,就是固定的论述,千篇一律的现词,这都是套路的。但用于四品以上的清要官的除拜时就要改用脑词。脑词顾名思义就是动脑子想的,必须提现出与其他制诰的与众不同来。同时对于专门的中高级官员还有特定用的专词。当然无论是海词,还是脑词,对于章越,章衡这样状元出身的官员而言都不难。在舍人院半日,章越便返回了家中。家中还有一位小伙伴等着自己。再见到彭经义时,对方已是沐浴更衣,虽谈不上精神奕奕,但已不是昨日那般灰头土脸的样子。“三郎。”章越道:“这一别多年,我数度邀你至汴京来寻我,你都不来,这两年还断了音信,是为何?”彭经义道:“此中一言难尽。”章越笑道:“我有的是功夫,听你慢慢道来。”原来彭经义过得也不差,在浦城作一名官吏,后来还到牢城营作了节级。身为节级有犯人好酒好肉伺候的,彭经义日子自是过得舒服,章越邀他来京,他却舍不得在浦城的逍遥日子,更舍不得千里迢迢地去汴京便没有去。后来彭县尉过逝了,彭经义没有靠山又与新来的管头不对付,这便想到来辞了差事投章越。这一路从南到北行来,地方不太平,彭经义在淮水上遭劫家当都没了,路途上侥幸得一渔家父女收留保住了小命。也亏得渔家父女收留,彭经义在淮水住了半年多,还与渔家女成婚生子。彭经义心想算了,就不去京师找章越了寻什么富贵了,在当地终老过自己的小日子好了。但打渔的日子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