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七章 设为熙州(2/3)
话,将设经略司一下子上升至一定的高度。但明眼人都看出这是为谁争取的。新设经略安抚路,则意味着独立的财权,人事权,对于边将而言,有更大施展的空间。官家很高兴,心底是一百个同意,不过口上道:“吴卿所言在理,此事交政事堂熟议后报予朕!”“还有有功将士的封赏,也一并议来,速速禀朕!”……次日政事堂中,文彦博,王安石等人议论封赏以及在设路之事。揣摩上意是官员的本能。官家在御前一连三次强调了对有功将士的封赏,这是不用多提。至于优先级在之后的,则是王韶,章越平西策的落实,以及经略安抚司的设立。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急切间是难以得到共识的,但官家却非常着急,让他们今日便要议出。众执政们议了一番后,有了初步共识,便至崇正殿禀告官家。官家昨夜是激动的一个晚上没睡,如今虽有些疲倦,但仍是神采奕奕。首先是设路,今日商议此事,文彦博不赞成,冯京也不赞成,平白无故多一个建制很难。同时设路,不正是意味着要大举开边吗?如此保守派不同意,同时也会引起西夏,辽国的警惕。不过吴充提出了一个洮河安抚司的提议遭到反对后,又重新提出设秦凤路缘边安抚司,但麟府路军马司般独立。麟府路军马司位于河套以南,辖有麟州,府州,丰州三州之地,被称为河外三州。麟府路军马司名义上虽归于河东路管辖,但实际上别为一路。吴充的计划也是如此,兵马不经过秦州相度,使当地官员不受秦凤路节制。故而最后定名为秦凤路缘边安抚司。名头上挂着秦凤路,实际上与秦凤路一点关系也没有,当然也不是全然没关系,钱粮还是需秦凤路调配的。官家一听即是笑道:“准了,便按此来办。”吴充又道:“既是要以古渭,渭源经略西北,那么再以寨名,不合适。”冯京道:“之前王韶屡请设通远军,臣请便设通远军好了。”官家点点头,将古渭寨升格为通远军。同时将秦州的宁远四寨割出,归于通远军治下,也是加强秦凤路缘边安抚司的实力。之后的争议,便是以通渭堡还是以通远军为中心经略西北。沈祥,王韶在古渭寨经营已久,在这里为根本经略,当然是稳固。但章越,王韶却主张将秦凤路延边安抚司的大本营移至还未建好的渭源堡。这就很有风险了。但也是很有战略决心,从渭源堡过了抹邦山便是狄道了。狄道就是狄人行经之道。境内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