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九百一十八章 起复二苏(2/3)

九百一十八章 起复二苏(2/3)

兄之才无人可以比肩。今人不足比,唯有寻之古人……我知兄超然物外,不在尘世之中,然国家多事,江山重负……弟不过一介世俗之人,望兄进京襄助,共扶社稷。章三,顿首。虽是短短数数行,苏轼看得是动容。连二十七娘看后也不由道:「子瞻,章三郎言辞诚恳,拜相当日便书信于你,可知……有多么看重你。」苏轼叹道:「我怎能不知呢?三郎对官家则忠,对父兄则孝,对自己则节,对朋友则义,能忠孝节义者,我苏轼才是不如他远矣。」二十七娘又惊又喜,他还道苏轼是担心拉不下脸投奔昔日好友,原来他并没有这个心结。「那官人为何不去呢?」苏轼叹道:「只是……只是我苏轼是个不合时宜之人罢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王朝云言道。苏轼听王朝云之言点点头:「这话说到我的心底,我与李太白皆是如此,不合这时宜,亦不合这世事。」「若要我苏轼回京违心地说话,最后给三郎他招致大祸,那还不如让我贬谪在外,故而我要回绝他的好意。」二十七娘闻此感叹,然后问道:「那夫君不想子由吗?」苏轼神情一怔,然后点头:「想,我与子由至今六年未曾相见了。」「然而正如这月有阴晴圆缺一般,此事是可以人求之吗?」说到这里,苏轼忍不住落泪。……齐州。苏辙正在案头书文,自三司大火之案后。苏辙被贬谪至此,沦为一学官。若苏轼被贬谪,肯定是纵情山水,周游访客。但苏辙则是闭门不出,一句多余的话不说,将知府吩咐下来的事办得稳稳当当,妥妥帖帖。苏辙每日都要忙到三更,手头上随时有做不完的事。不久一名老吏端了盏茶给他道:「苏教授不必这般,劳累了自己身子。」苏辙则道:「这州县中的文章案牍如此之多,若是我不勤力些,怕是我调走前,仍是整理不好。」老吏惊问道:「苏教授又是要调到哪去?」苏辙叹道:「不知。贬谪之人,朝廷让我去哪里便去哪里。」老吏长叹一声。苏辙运了运发酸的手腕:「不过走之前就要将事办妥了,文教之事,可以启沃后人。只要子孙能够读书,便不会走我们的弯路。」老吏点点头道:「苏教授说得是。我给你添些油来。」说完老吏起身,颤颤巍巍地走到一旁。正待这时,一人入内道:「恭喜教授,贺喜教授,官家有诏,教授官复原职,即刻入京面圣!」老吏闻言道:「太好了,苏教授。」苏辙将笔搁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