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三十四章 良知(两更合一更)(5/6)

一千三十四章 良知(两更合一更)(5/6)

道:「一等便是天生而得的,还有一等后天而得的,好色而慕少艾,心之体,发乎情止乎礼,是良知。」看见一个妹子非常喜欢,这是天性,但能适当地表达情感,这就是良知。这个良知一个是天性中腼腆,知羞耻,另一个是后天学的经验,告诉不可轻易唐突了佳人,否则会带来很糟糕的后果。按照良知去追求妹子,就是格物致知了。人除了天性,还有社会属性。说白了就是有与生俱来的一部分,也有后天可以改造的。否则真的‘回归天性",那就和黑猩猩学习好了。要知道黑猩猩在种群中以残暴著称。程颐质疑道:「孟子云良知,便是不虑而知之,那应是生而知之。」章越道:「不错,良知便是不虑而知,但并非生而知之。譬如你我如今以正音说话都是不虑而知,但说话之能却是婴儿牙牙学语起,此乃后人教之,而不是天生。」范祖禹品道:「章相公这话的意思,人心是无善无恶,唯有及于意时方有了善恶,而知善知恶是人从良知而得的,为善去恶就是格物致知,也就是事功了。」章越点点头道:」然也。「范祖禹有等恍然大悟之感,以往的书都白读了。有章越这句话孟子的‘良知"之学就发扬光大了。「可有纸笔?」范祖禹问道,他从章家下人接来纸笔将今日章越与司马光的辩论记录下来。但程颐却是反复想着,在那钻牛角尖。他读书都是一寸一寸读的,一旦钻破那牛角尖,学问又上了一层楼了。司马光则反驳道:「人性便是一,岂有将心体,良知一分为二之说。」不过章越知道自己说得再如何动听,司马光也是不认同的。章越笑了笑,他也不辩。而这时候吕公著推门而入道:「章相公真是金玉之言!」众人才知道吕公著在外面听了许久。吕公著这位司马光的好友,已是下了举足轻重的一步。吕公著道:「所以良知一定是善的。」章越道:「正是。这就是在下言孟子的性善之说,人人皆有良知,然良知需通过行,方能致知。」说到底我们还是要相信人性,顺从人性的。同时人性也是需要不断教化,需要权威和制度的约束,但教化,制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类早已不是大猩猩了,天性里社会属性越来越强。比如孟子说的恻隐之心,看见别人落难了,都会产生同情心。而羊群里一只羊被狮子吃了,其他羊跟没事一样。这与章越儒家是道,法家是术的理念相合。所以说吾道一以贯之!要治国,从上到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