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五十一章 君臣摊牌(3/4)

一千五十一章 君臣摊牌(3/4)

了朕的肩上。」「朕当初听卿之言用王安石,收回权柄,但王安石却要经筵上与朕对座,将中书之权临于朕之上……」章越听官家如此言语,先是生出荒谬绝伦之感,然后心道果真天子才是天下最大的新党头子。之后改役法,也是天子不得已而为之,地方民变太多,议论滔滔,故而用他和韩绛来宽一宽。这是官家的权宜之计。天下哪有不明白的人,其实官家心底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清楚。而且官家面上看起来脾气好,能礼贤下士,虚心好学,但内心却不轻易饶人。「朕用卿为相公,便是卿不同于王安石!还有韩卿,朕也知道他与卿一般都忠臣,忠于社稷的!朕也未曾想到他最后竟一病不起。朕本想等他回心转意。」「是朕对不起韩卿!」章越心底冷笑,面上则道:「陛下,臣实不如吕惠卿,蔡确二人。」官家则道:「吕惠卿,蔡确二人确实忠于朕,也有过人长处,但他们亦看重权位。卿不同,卿在乎是名声,这名声不仅是身前,还有身后的对吗?」章越心道,这免役法、孟子陪祀便是官家给自己的名声?正常的皇帝都是‘君子"和‘小人"并用。当然不是说吕惠卿蔡确真正意义上的小人。他们不说才干,连道德标准对比普通人都是极高,有次吕惠卿问弟子曾旼,你觉得苏轼是什么人?曾旼说是聪明人。吕惠卿听了不屑问,什么聪明人?有尧舜聪明吗?有大禹聪明吗?曾旼说虽不如他们也是聪明人。吕惠卿说苏轼所学如何?曾旼说学孟子。吕惠卿怒道:「你怎么知道?」曾旼说,苏轼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吕惠卿听说后如饮哑药,半天不语。蔡确,吕惠卿虽说阿附太过,但若天子灭了西夏,那么以二人之才望留在史书上留下的名声,必然是名臣良相,作为中兴之臣配享太庙不在话下。至于真正的‘小人"‘女干人",别说官家看不上,也早早被官场机制,科举考试早就筛选下去。宋史的‘女干臣",大多是帝党。章越道:「陛下推崇法家的循名责实,臣亦如此,利民之事有名无实,不如不为之。」官家叹道:「五百年必有王者出,其兴也忽焉,其亡也忽焉。」「而本朝已是一百三十年,可一旦败坏数年就足够了,何尝不是亡也忽焉。四海之内唯独西夏,辽国乃心腹大患。」「朕宁可拼数年辛苦,也上下一心办成此事,当年晋伐东吴时,朝中亦颇多反对,然晋帝力排众议最后一战功成!」官家说到这里神色激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