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七十九章 谁能收拾此局(第二更)(2/3)

一千七十九章 谁能收拾此局(第二更)(2/3)

良相而不能用。」「奈何?」官家坐在榻上,王珪冯京代表两府来探视天子。王珪道:「高遵裕禀是种谔轻率中伏,以至于三万余将士覆没。」「但据俞充实报却是种谔率前锋穿越旱海后,遭到西夏国相梁乙埋的二十万大军截击。种谔三战三捷,却不敌西夏人多,向高遵裕求援。」「而高遵裕见西夏人多势众心怯,又与种谔不和,并嫉其战功。不仅不发一兵一卒救援,反是责令种谔在三日之内击败梁乙埋。」「种谔苦战人困马乏,屡屡向高遵裕求援,但高遵裕就是不发兵,唯独老将张守约主动请缨,率三千兵马支援种谔。」「种谔知不敌西夏兵马,遂和张守约率全军突围,结果突遭沙尘暴,苦战一日未能成行。次日种谔帅师突围而出,而张守约与近万将士却战死在途中。」「种谔回师与高遵裕会合,高遵裕则责他不能战,言要处斩种谔以正军法,幸得众将求情方免。」「之后高遵裕退兵返回延州,遭西夏大军追击,数路大军皆溃,种谔对左右言,如此回去有何面目见天子,遂率部拦截西夏大军,最后其部自种谔以下全部战死。」「高遵裕临阵先逃,并不收拾残军,其兵马先后而降,最后退至延州境内,十万大军仅余三万,随军二十万民役亦没了一半,阵亡将领种谔,张守约……共五十九名。」官家听完闭上了眼睛,王珪冯京劝道:「陛下……」官家双目都是血丝,然后道:「朕不妨事。」「陛下,高遵裕……」冯京忍不住道。这一次高遵裕是外戚,也要从重从严处置。可官家却道:「自古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是朕用人不察所致,一切都是朕之过,白白丧了西军这么多的兵马。」「这兵马并非一州一路所有,非一朝一夕所至,都是朝廷的精锐!」王珪,冯京默然,他们料到鄜延路这一次凶多吉少,但仍没料到败得这么惨,鄜延路战兵近四万折损四分之三以上,这是西军最能打的部队。最后种谔,张守约这等西军名将都阵亡在阵前。「两位卿家有何话要说?」王珪道:「臣一切凭陛下圣断。」冯京不悦地看了王珪一眼道:「陛下,鄜延路兵马乃陕西,河东诸军中最强,还有从京营调拨的兵马,都是朝廷养了多年的精锐。另泾原路大军如何,还不知道,恐怕……」「与夏贼之战胜之实难,这是当年范,韩,夏诸公都办不到的事。一旦鄜延路战败消息传出,整个西北都会震动,两京也不可避免。臣以为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