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重塑太学(3/4)

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重塑太学(3/4)

是以这二书为经?”章越摇头道:“这些年太学里,只争经义,不辩学问,此离我本意太远了。我要正本清源,不再谈论这些,让读书人回归本分。”苏颂道:“丞相,其实我看来‘大学有明德之道,中庸有尽性之术’,此二子书皆可讲。”章越点点头然后对程颢道:“明道先生可否出山知太常礼院,助我一臂之力?”程颢略一犹豫然后道:“蒙丞相看重,在下必竭尽所能。”场内众人都看出,其实无论是苏颂,还有二程都不是章越心腹,但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章越道:“自汉儒后,性命之说,形而上学皆为佛老所倡,再这般下去儒学将有危亡之虑,如此久而久之士大夫将不知国家大义根本所在,陷入如魏晋士大夫沉溺玄学的空无之说中。”“伊川先生,明道先生,横渠先生之学问,对儒家,对天下将有存亡断续之功。”张载的气学,二程的理学上承周敦颐,韩愈,再上则是思孟学派,而后由朱熹发扬光大。当然理学问题从后世人看来很多,但当时确实适应时代的需要。理学最要紧的问题,就是解决当下士大夫陷入释老的空无之说。将儒学中入世的仁政以及普世价值观推行至天下。老子是应用哲学,他非常反对推行普世价值观这种东西,道德经里就认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就是价值观背离。当官方强行推行这套价值观时,就会反方向跑。比如汉朝‘举孝廉父别居’。所以老子提出不尚贤,也不要在天下推行仁义道德这一套价值观,看似处处和儒家对着干,里面确实有精深的致用之学。不过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弊端,可成为宰相章越后却意识到,推行普世价值观确有必要。这是没办法的事。国家那么大,治下的人口那么多,偏偏人均的资源又那么紧张。如果没有一个普世价值观推行,一旦出现各种价值观的冲突,就容易形成分裂和战争。所以二程两位儒家大宗师吸收了佛家的性命之学的成分,创立了理学,从而为读书人树立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完成了一个由内至外,逻辑完美自洽的堪称完美的学说体系。阳明学说虽好,但心即理?每个人心中的道理,能否成为天下共理呢?所以章越请二程进京,推行理学。虽说他与理学观点冲突的地方不少,甚至丝毫不比王安石的新学少,但毕竟他们都是推崇思孟学派的。是儒家从子思孟子这一派下来的道统。他与程颐有分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