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历史军事> 诡三国> 第1130章 大胆的想法(2/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 阅读主题
  • 正文字体雅黑宋体楷体启体思源苹方
  • 字体大小A-20A+
  • 页面宽度

    -

    100%

    +

第1130章 大胆的想法(2/6)

商鞅是先秦最重要的一个变法家,可以如果没有商鞅,秦朝绝对不可能走到统一的舞台上面去。商鞅最重要的一个理念,便是“防六虱”。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似乎效果很好,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当时的秦朝百姓所受的盘剥比重非常之大,始终在生存线上下挣扎,想要提升家庭地位,便只能从军,拿敌饶人头来换。

因为商鞅认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按商鞅的逻辑来,百姓贫穷,就会有求富的动力;富有之后,就会“『淫』”,“『淫』”了之后,国家就会影虱”,就不能强盛。所以,国家必须想办法在百姓富裕后“合理”拿走他们的财富,让他们再度陷入贫穷。

如此,才会重新激发百姓的求富动力,他们为生存疲于奔命,没有精力求智,国家也不再影虱”了。

然而征西将军斐潜却并没有想商鞅一样,采用剥夺百姓的财富来富强,甚至还看得出来是在鼓励百姓的富裕,这一点,从军功爵田赋制度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没有军功爵的减免,百姓一样可以活得不错,当然,如果有军功爵可以减免的话,那么家中的余财肯定也会增加,同时,斐潜也没有像先秦一样,制定各种大大的规定了律法,来时时刻刻给百姓挖坑。

“先秦失其国,乃刑苛也,汉失军爵,乃沽滥也……”贾诩捋着胡子道,“如今似乎征西将军平阳治下,既刑之又度,又爵赏有方,这一份均衡之术……征西师从蔡中郎,庞德公,如今又兴学宫,倡儒经,纳黄老,用法家……不知将来且行于何处也,故而某留于平阳,以待观之……”

李儒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悠然道“汝欲曳尾于涂中,自便就是,为何拉扯于某?”

贾诩转了转眼珠子,笑嘻嘻的道“不若于众也……”

李儒哼了一声,便道“如此来,汝出雕阴之时,恐怕已经打好主意,不论胜负,都会前来搅某清净吧……”

贾诩嘿嘿笑了两声,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师兄之才,十倍于某,不达于下,何其惜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