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师雄此举,显然是想赶在楚山军主力增援过来之前,将左骁胜军残余主力从汝州城诱出歼灭。
现在就算徐怀第一时间赶到汝州,但算上王宪率领下已经抵达庇山的步骑,也就一千四五百人马,双方兵马规模上差距太大。
再看汝州诸将激愤到难以自已,满心想着夺回杨麟的尸身,杨祁业仅率二三百骑兵,就径直往敌阵突击冲锋,这边甲卒出城集结也是乱糟糟一团,诸将心绪激愤,看到将卒出城列阵散乱,没有什么劝告诫勉,急躁得直接甩鞭抽打,一切都乱无章法,这仗怎么能打?
史轸投楚山专事政务,也没有实际的统兵经验,但他作为《武经总要》的实际修订者,论及对行军作战诸细节的熟悉程度,天下还真没有几人能及得上他。
当然,左骁胜军及汝州州衙也并非所有将吏都失去理智。
只是没有人能在这时候拗得过满心悲愤,哪怕痛快战死沙场也绝不愿看杨麟尸身受凌辱的杨祁业、杨耀宗等将。
朱沆、朱芝心情同样悲痛沉重,但也知道仓促出战,必中敌军奸计,朝徐怀看去:“徐侯,汝州不容有失啊!”
“换马!”
徐怀何尝不知道曹师雄阴狠险恶之心,但这时候又怎么可能指望杨祁业及汝州诸将冷静守在城寨之中,看着敌军将杨麟的尸身系于马后,在冰天雪地里拖行践踏?
徐怀脸色阴沉如水,没有理会史轸、朱沆等人劝诫。
杨麟不幸战死,倘若没有其他更高级别的将吏在,杨祁业作为左骁胜军第一厢都指挥使、第一将,将自动暂代统制,但徐怀在汝州,依朝廷规制,他更有资格暂领汝州及左骁胜军,直到朝廷委派新的主将。
毕竟左骁胜军是朝廷禁军,不是杨氏私军。
不过,徐怀没有勒令杨耀宗等将冷静,率兵马撤回城中,也没有派人去追赶杨祁业勒令归来——。
在杨耀宗等将眦目欲裂的凝视下,徐怀乃是沉声下令身后选锋军将士换骑战马,进行接战前的最后准备,同时又签署军令,派人驰往杨楼河畔,着令徐忻等人急行军赶来汝州,做好夜战的准备。
片刻工夫,杨祁业所率骑兵就已经杀入敌阵——
看敌阵调兵遣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