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你不喜欢吗?】(4/8)
行业的搅局者。
龙景昌自然懂这些,所以他说道:「《明报》、《经济日报》等报纸,都有固定的客户,所以我只打算让大众报《天天日报》加入降价队伍。我猜想,《东方日报》、《成报》、《新报》等也在准备降价了。」
林祖辉点点头,香江的报业实在太发达了,从业10000人,记者2500人,每1000名市民就有380人每天购买报纸。
........
1995年震撼整个香港传媒界的事,莫过于中文报界爆发的一场减价血战了。8月19日起,《天天日报》改统售价每份5元为2元,《东方日
报》、《成报》于翌日起售价调低2元。紧接着,《新报》火上加油,售价降至1元。
减价战中,首当其冲的是同样走大众化路线的报纸和弱势报纸。
据香江报业公会的调查,报纸以5元价格计算,大多已是亏本。5元报费若加上平均每份广告费约4元,报纸每份收入为9元,而目前成本价每份为7.45元,再给报贩2元,那么每卖一份报就亏蚀0.45元;广告收入不佳的报纸,亏蚀就更多。减价战一开始,6家上市的报业集团股价便应声急挫(不包括万辉传媒集团),平均下跌幅度曾达10%以上。出版已达27年之久的娱乐性报纸《电视日报》,及《香港联合报》、《华南经济新闻》和几份刊物,不堪重负,很快就关门大吉了。已有33年历史的《快报》,也不得不休刊。
........
星岛报业集团。
胡仙急得来回踱步,这几年她在地产上连连失利,本身已经开始负债了;而星岛报业的利润,是她主要的资金来源,如今好了,减价血战开始,她可就倒霉了。
《***》虽然不属于大众报,属于工商报之类,但可以预见,此次中文报减价血战,肯定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跟风降价?」
「肯定不行,一旦降价,利润直接砍半,谁遭得住!」
「恐怕也只有万辉传媒家大业大,才不会真正受到影响。」
「坚决不降,《明报》和《经济日报》不也没有降么!」
「何况,《***》还有在海外的市场,《虎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