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豚油拌饭(五)(2/6)
意识的反问了一句:“当真?”
“自是真的。”看着面前的张让,靖国公叹了口气,他心里确实藏了不少事,可这些通通不能对眼前之人说,他道:“张大人放心,这个案子……便是生波折,也断不会是在老夫这里生的波折。张大人要警惕的,是旁人。”
这话听的张让眉头再次拧了起来,却没有出口反驳靖国公的话。他自诩于审讯之道上颇有天赋,奈何官途不顺,当年的同僚赵孟卓都已官至大理寺卿了,他却还在刑部任着侍郎一职。
原以为自己这辈子的仕途也只能走到这里了,却不曾想一夕之间,那个让自己羡慕不已,出身不凡又仕途顺畅的旧时同僚赵孟卓竟出了事!而他,阴差阳错之下,居然接手了这两桩案子,甚至,不定是两桩,那日摘星楼上一同在场的几位官员已出城数日,至今未归,这案子若是一并加入进来,便有三桩了。每一桩皆涉不小,若是办妥了,自己原本到头的仕途未必不能再进一步。
那日,大理寺那两个寺丞的话确实是正中他心中所想。
比起赵孟卓族中富甲一方,以及林家这等公侯之门,张让算是个不折不扣的寒门子弟。家中并不算得富裕,所能给予的助力也颇小。虽比起年轻些的官员,靠着熬年岁攒银钱,在长安也算有了家宅,可他这年岁,早已到了顾念子孙的时候了,更何况家宅的位置并不算得好。若是自己的官职能挪上一挪,莫看只是一两级品阶的差距,可不论俸禄还是地位乃至各种朝廷赏赐之物都是远非现在的自己所能比的。
除却实打实生活银钱上的压力之外,还有心里憋着的那股气,他一直自诩在审讯之道上并不逊于任何人,是以,不论是对赵孟卓还是对年轻些的林斐,心里都是不服的。眼下这个案子,未尝不是为自己正名的大好机会!
张让心里的想法,靖国公自不会不懂,他叹了口气,看着面前的张让,说道:“这个案子能扬名不假,怕就怕水太深,你把握不住啊!”
把握不住?张让对此没有多言,只朝靖国公俯身一礼,说道:“多些国公爷指点!”
这句客套话一出,靖国公便知张让没有听进自己的劝告,耳畔听张让的问话再次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