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戏法2(3/4)
刹帝利的产业中,强制与犬舍、首陀罗群体杂居在一起。乃至将境内无所依靠的高种姓亲眷,强制配给他们生下子嗣,从血脉上直接断绝这些婆罗门阶层。这种强行人为怯魅,乃至是变相移风易俗的行为,自然也招致了极大反弹,更有婆罗门余孽煽动反乱,在犬舍、首陀罗中举行大规模祭祀,号召他们起来反抗外来的魔军,维护种姓制度的神圣,围攻唐人建立的据点和田庄,大肆杀戮被抬高的达特利。躲入边远山区,不肯顺服的刹帝利也乘机反扑,一度变成了遍地起火的沸乱盈反,不得不从攻略如火如荼的前线,乃至是北方的河中之地;相继调兵进行镇压,持续了数年时间才平定下来。在满目疮痍的累累尸骨之上,也有人建议采取缓和安抚手段。却被梁公亲自否决了,并且下令追加了从西域、河中、霍山等地,向北天竺的填户移民;乃至大量的流放战俘和被征服的豪族大姓。以掺沙子方式,稀释当地土族的比例,同时充当镇压地方的维稳力量。最终用了十几年的功夫,完成了统治阶层换血。然后,又在数代人的经营当中,将这种人刀兵与佛法并进,自最底层移风易俗和最上层换种,堪称酷烈颠覆的方略;推行到东天竺光复的诸多佛国,西天竺开辟的诸多附庸,南天竺归顺的属国之中。最后只剩高地天险的中天竺,成为最后的庇护地。罗姆人就是其中,得以受益的底层族群之一。据说在此期间,一部分流浪到霍山/呼罗珊境内的罗姆人,意外得到了梁公的赏识;自此成为了唐人攻略五方天竺的急先锋。他们以居无定所的流浪部族,盛产歌女乐手、小偷娼妓,也是熟悉当地的向导。打听消息的天然眼线和窃取机密的探子;甚至在某些特殊环境下,是绝佳的刺客和死士。因此,在平定北天竺的反乱,及攻略周边列国的过程中;贡献了不少力量,也付出了相当可观的伤亡。但也正因为这种牺牲,让这部分罗姆人得以晋身王臣之列。而其他更多保持迁徙传统的罗姆人族群、部落;也因此逐渐摆脱了,社会最低层的生态位。成为了专门训练和培养歌舞伎乐,经营流动的杂耍、演艺团体(兼职卖身);有的兼带贩卖沿途的消息和传闻,乃至参与地下帮派活动,代为销赃的灰色营生。但也有一种从未证实过的传闻,在这些游荡各处的罗姆人群体中,其实偶尔也混杂着来自大夏,乃至附属列国的密探和眼线。而眼前这个戏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