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打八旗 分田地(3/7)
贾六只能取平均情况估算。
按一个人一顿吃四两饭算,一天两顿就是八两,一家五口一天就得四斤米,一年需要1400斤米,就是一个家庭至少需要种五亩地才能保证一年口粮最低需求。
却不包括上交国库的田税,以及府县的各种苛捐杂税,以及其它需要拿粮食换取的生活物资,如油、盐、菜肉、穿的衣服、鞋子、农具什么的,所以一个家庭至少要种十亩地才能保证一家老小不被饿死。
想发财是不可能的。
这还是照年成最好时的粮食产量计算。
现在京畿以东地区因为天气原因造成庄稼减产,意味下半年至来年开春之前,京畿以东诸府肯定会有粮荒。
如果不妥善处置,弄不好就会饿死人。
不死人,是贾六对官员的最低要求。
出了这种事,那就得杀头,不是你地方官员说工作不到位就能搪塞湖弄过去的。
正与丁庆等商量如何提前预防有可能到来的粮荒,确保直隶大开发不会受到影响时,贾六又得到了一个让他意外的情况说明。
就是他刚才交谈的这些农户,实际都不是田主,而是佃户。
原因是京畿以东地区数府的所有土地,都在国初叫八旗圈了去。
因此,在京畿以东地区的原土地主人要么当了旗人的包衣,要么就是成了旗人的佃户。
佃户,就得额外再交一份粮食给主家。
这就使得贾六先前心中模拟的粮荒图被彻底推翻,一个五口之家想要在这片土地生活下去,他们至少要耕种15亩地才能勉强活着,连带着这个粮荒根本等不了年底,很有可能会在入冬之后就爆发。
“大人,如果整个京畿以东地区粮食收成都跟这地方一样,那卑职建议马上由省里调集粮食于诸府州县囤积,一旦粮荒,可以平价或低价或卖,或借于灾民,使他们能够度过灾年...”
丁庆是刑侦领域出身,但作为有二十多年一线工作务实经验的官员,他都不用想就给出了最便捷的解决办法。
贾六点了点头,由更高级的官府调拨粮食用于求灾的确是官府职能之一,可问题是京畿地区恐怕没有太多粮食能够用来救灾,而且京畿以东地区涉大小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