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其他类型> 大人,得加钱> 第六百四十五章 打八旗 分田地(4/7)

第六百四十五章 打八旗 分田地(4/7)

州县二三十处,百姓人口数百万,光靠直隶官府的运输能力,根本不可能做到及时将粮食运过来。

    哪怕提前一两月也是如此,不管什么朝代,交通限制的不仅是经济发展,同样也限制了救灾能力。

    灾区如果需要十斤粮,那路上消耗的就有二十斤。

    有心无力,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因此很多时候发生灾荒,哪怕朝廷意识到必须救灾,可往往都无法及时将粮食运到位,发到位,从而导致民变向不可挽回的深渊滑去。

    更休说有太多贪官污吏从中大捞特捞了。

    前明官员的漂没就是一绝。

    靠灾民自救,更是笑话。

    就算贾六现在全面放开山海关让灾民到关外讨个活路,也未必有多少人能活着走到地方。

    因为,路上也要吃的啊。

    到地方不可能立即就有吃的,也需要粮食撑下去,有地方住,有种子农具开荒。

    思来想去,意可以让直隶布政衙门放风给附近省份以及本省的大小粮商,让这些粮商往京畿以东地区运粮。

    “大人的本意是好的,但这么做却会让京畿以东地区的粮价飞涨,百姓怕是买不起。”

    丁庆的看法商人逐利,人家大老远把粮食运到灾荒之地,图的可不是救人,而是发财。

    粮价飞上天去,以往三文一斤涨成三十文一斤,普通百姓谁买得起?

    如此总督大人的好心就会变成坏心,间接导致灾区情况更严重,流民四起就在眼前了。

    贾六沉思片刻,却是决定就让商人运粮来,因为商人动员的力量远比官府更大。

    本质上这个时代的层层官府不仅行政运行效率低下,动员能力更是极低,对救灾的积极性也不会太高。

    大部分官员甚至只想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求流民不影响他的地盘即可,哪会好心帮助邻居分忧。

    吃饱了撑的。

    商人就不同,他们逐利,只要有钱赚,精神头子比当皇帝还来劲。

    但是又不能真的让商人哄抬物价,让本就雪上加霜的灾民遭到灭绝性打击,卖房卖儿女的。

    如此,就需要他这个直隶一把手进行行政干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