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论治瘟疫(3/4)
一点。此次疫病,还有些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不知前辈可有什么独到见解?”
张仲景捋了捋胡须,说道:“张某认为,此次疫病,虽症状多样,但根源在于脾胃虚弱,正气不足。当以调理脾胃为主,辅以驱邪解毒之药。我有一方,名为‘理中汤’,可温中散寒,健脾益气,或许能改善患者的肠胃症状。”
华佗点头赞同,“张兄善治内科,此方法甚好。不过,对于一些重症患者,仅靠药物和针灸,见效较慢。我曾研究麻沸散,可用于外科手术,减轻患者痛苦。若将其改良,让患者服用,使其陷入昏睡,减少身体消耗,或许能为治疗争取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从病因病机到治疗方法,从药物配伍到防护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华佗的外科思维、张仲景的内科经验,与李繁带来的防疫理念相互碰撞,不断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法。
经过一番讨论,三人终于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
李繁立刻返回宛城,召集诸葛亮、陈震、邓芝等人,安排救治事宜。他按照两位老者的要求,派人四处采购石膏、知母、人参、甘草等药材,培训相关医护人员,同时在城内隔离区设立多个临时医馆,严格执行隔离措施。
华佗和张仲景也没有闲着,虽然李繁坚持没让他们进宛城,但他们在城外搭建起简易的帐篷,作为临时教学场所。每天清晨,阳光洒在帐篷上,华佗和张仲景便开始培训医护人员。
华佗手持银针,耐心地向众人演示新的扎针技巧,“此穴需斜刺,力度要适中,不可过猛”,还亲自演示五禽戏操作方法。
张仲景则展开那本泛黄的医书,详细地传授 “六经辨证” 之法,医徒们全神贯注听讲,不时提出疑问,两位老者都一一耐心解答。
随着治疗方案的实施,宛城的情况出现转机。服药后的患者,高热逐渐退去,精神也慢慢恢复,接受针灸治疗的病人,疼痛症状明显减轻,两者同施,身体的红斑和肿块竟神奇般退却。
那些原本绝望的百姓,眼中重新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