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趣书屋> 都市言情> 华娱:高衙内他想当影帝> 第459章:老前辈的优势【二合一】【求月票】(3/6)

第459章:老前辈的优势【二合一】【求月票】(3/6)

那么多,依旧是习惯性的将以前的老一套放在抗战剧里。

    如此方才有了“抗日神剧”的诞生。

    就像高飞先前提到的那部《抗日奇侠》,其导演刘仕裕就是TVB的金牌监制及导演。

    至于那个“女二被轮*之后,忽然小宇宙爆发、自动穿上裤子射死日本兵的”《箭在弦上》,其导演余明生也同样是来自香江的大导演。

    至于被誉为“抗日神剧”第一人的弯弯导演林建忠,相比于香江的同仁也毫不逊色。

    《英雄使命》中那个“站在山顶用石头砸下日本人飞机”的桥段就是他想出来的。

    可以说正是这么一群导演为“抗日神剧”的赫赫名声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了,也不能全把锅推给港台班底。

    因为当这股风头起来之后,内地很多能力一般、人脉一般、追求一般的影视团队,为了生存同样也跑去拍“抗日神剧”了。

    还别说,虽然这样拍出来的抗战剧粗制滥造,但是却周期短,来钱快。

    可以说无论是剧组还是出品方都很满意。

    甚至就连电视台方面对此也是一万个满意。

    别看这些“抗日神剧”无论是在纸媒上还是在互联网上的口碑都烂透了。

    但实际是这些剧的收视率偏偏还都不错。

    比如“手撕鬼子”的《抗日奇侠》当年就是多个电视台的收视冠军。

    这种情况虽然看似荒谬,但如果细细研究就会发现并不奇怪。

    因为“抗日神剧”的主流观众,主要是40到60岁这个年龄段的老一辈观众。

    而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其实就是眼下全国各地的家庭中掌握遥控器的主要人选了。

    于是年轻人在晚上骂的再厉害,对他们来说也是无关痛痒。

    因为他们的目标受众从一开始就不是年轻人和那些影视评论家。

    谈到这里,江虹直接用数据说话。

    “虽然在各大电视台的采购中,头部电视剧依旧是各大影视公司出品的,但是抗日神剧却是采购数量最多的。”

    “这种采购意向足以说明很多问题,不说别的,光是电视剧的积压风险就会因此大大降低,因为这类剧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